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傳真

中國社會尋求自由的傳統

發表時間:

理解﹑書寫及異議,也是中國社會自身尋求自由的傳統,對中國未來的變革至關重要。中國知名專欄作家和出版人許知遠,最近撰文亞洲週刊作如上表示。

RFI/Chine
廣告

許知遠提及前蘇聯列寧時代一位法學家的講話,「共產主義不僅意味着社會主義法律的勝利,也是社會主義戰勝了任何法律,階級廢除了,不同利益的爭端沒有了,法律也會消失。」為了控制日益複雜的社會,斯大林制定了一套更嚴密的法律系統,在措辭上,它不再是列寧時代的赤裸裸的「法律虛無主義」,但在實踐上,它是更為徹底的肆無忌憚,法律既是政權對社會控制的手段,也是獨裁者對於黨組織的控制。在這個系統中,沒有人能得到法律保護,甚至獨裁者自己。斯大林的遺產迅速被赫魯曉夫粉碎,赫魯曉夫又被非法廢黜。但是,到了一九七零年代,前蘇聯的各種孤立的反對聲音逐漸彙聚到一處。他們中間既有歷史學家、作家對於蘇聯殘暴歷史的揭露,也有正在興起的人權組織,還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者,他們反對共產主義,要重回俄國民族傳統……他們的一些的努力看似「愚蠢」,但擊中了極權主義的「核心」  極權主義恰恰是依靠謊言維繫的,捍衛憲法的行為正是對謊言的直接揭露。

最近北京學者徐友漁、浦志強遭到當局被捕,他們的一次家庭聚會獲得了「尋釁滋事」的罪名。許知遠說,這荒誕的指控固然令人憤怒與沮喪  兩年來,中國新領導人以越來越鐵腕的姿態應對社會不滿,他們不僅不會變成一些人期待的開明的領導者,反而以既有權力的誓死捍衛者面貌出現。但是,當徐友漁等人被捕的消息在網絡世界廣為流傳時,你可以感到整個社會情緒的變化  異議者正博得日益廣泛的同情與支持。類似的現象在許志永、王功權事件,還有更早前的冉雲飛、譚作人事件時同樣發生過。儘管這同情與支持尚未轉變成一種姿態更鮮明、更有組織性的行動,但它們已經形成一種獨特的力量。

許知遠說,中國正在形成自己的「異議者」群體與文化。倘若中國的異議傳統是從西單民主牆時代正式展開,那麽此刻的異議者們或許正在擺脫他們的前輩們那種徹底的孤立無援。如今,這種孤立感、隔絕感正迅速減弱。維權律師的集體興起(儘管他們正遭遇嚴重打壓)更表明,異議者們與公衆之間的緊密聯繫的開始。

我們到了一個理解與書寫這個異議傳統的時刻了。從作為「第五個現代化」的人權觀,到天安門廣場上的政治主張,再到此刻的徐友漁的政治哲學思考,他們構成了中國社會自身的尋求自由的傳統,這個傳統對於未來的變革至關重要。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