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聯合國/文化

絲綢之路成世遺 中國首宗跨國申請

有二千多年歷史的中國大運河及絲綢之路,獲接納為世界遺產;當中,絲綢之路由沿路的中國、吉爾吉斯及哈薩克斯坦聯合提出申請,是中國首宗跨國成功申請世遺的項目,亦是中國第四十七項世界遺產,繼續穩居意大利之後的全球第二多世遺國家。

DR 網絡
廣告

絲綢之路全長八千多公里,以西漢都城長安(即今中國陝西西安)為起點,經敦煌、烏魯木齊、吉爾吉斯的霍爾果斯、哈薩克斯坦的比什凱克,至古羅馬帝國(今意大利羅馬)作結,現時由中吉哈三國申請為世遺的,長度是五千多公里的「長安--天山廊道路網」,占整段絲綢之路的三分之二。

絲綢之路始於公元前138年,西漢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在至今的2152年間,無數商旅沿張騫的足跡,穿越沙漠、草原,來往各國,把印度、阿拉伯、波斯和歐洲的文化、科技及藝術帶來中國,亦把中國的絲綢及四大發明輸往歐洲,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絲綢之路為東西方融合、人類共同繁榮作出卓越貢獻。

成功申遺的絲路有33處申遺點,當中,中國境內有22處考古遺址和古建築,遺產區總面積近三萬公頃,緩衝區總面積有十七萬六千多公頃;哈薩克斯坦境內有八處遺跡,吉爾吉斯境內則有三處遺跡。

中國1998年醞釀將絲綢之路申遺,2006年啟動聯合申遺工作,13年以吉爾吉斯的申遺名額提交報告,前後歷經十六年。

至於被稱為「人間奇蹟」的「大運河」,則由中國單獨申遺。獲接納為世界遺產的「大運河」,涉及沿線八個省市、二十五個地級市的二十七段河道和五十八個遺產點,河道總長1011公里,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的運河。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這條有2500年歷史的運河,對中國南北的政治、經濟及文化交流,發揮巨大作用。

成功申遺一般可推動當地的旅遊業,但亦衍生旅遊票價颷升的問題,而運河起點的杭州市則承諾,將繼續堅持博物館不收費、文物不破壞及公共資源不佔用的「三個不」政策,讓運河再活兩千年。據介紹,截至2013年年底,杭州市投入運河綜保項目的投資總額已達202億元人民幣,而沿途各城市已簽署協議,加強運河保育。

網民和世遺委員會亦關注大運河的污染情況嚴重,即使浙江省環保廳本月4日的環境公報亦承認,該省的大運河水域污染嚴重,有工業排放及生活污水的問題。而山東媒體也曾報道,佔大運河逾半的山東段,是「申遺工作中環境治理最嚴峻、工程量最浩大的河段」。中國傳媒引述浙江學者告誡政府,不能因為經濟利益而破壞文化遺產,並將對沿途城市的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帶來全新的思考。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