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亞洲週刊最新一期

發表時間:

亞洲週刊最新一期(2016年第3期)封面專題是什麽?亞洲週刊最新封面專題是:台灣失去的20年,民粹內耗基建滯後經濟惡化。台灣桃園機場捷運建了二十年仍未通車、台北大巨蛋棒球場建了二十多年仍未建成、中研院生技園區也難產。公共建設延宕,反映台灣「失去的二十年」的痛苦,民粹內耗、基建停滯、留美學生劇減、工資低落、人才流失、人均GDP居四小龍之末,不管誰當選新總統,都要面對這困境。台灣藍綠長期惡鬥,立法院議事效率被朝野協商制度困住,中央與地方矛盾,導致政局動盪,經濟惡化。

亞洲周刊
亞洲周刊
廣告

台灣是當年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如今台灣在四小龍中的地位如何?
一九九四年台灣的人均GDP為一萬二千一百六十美元,超過韓國的一萬零二百七十五美元,但到二零一四年韓國已增至近二萬八千美元,台灣僅二萬二千餘美元,居四小龍之末。在金融方面台灣更遠遠落後新加坡和香港,科技和電子業也逐漸被韓國追上,網絡產業更是被中國大陸狠狠拋在後頭;剛結束的二零一五年經濟情況依舊低迷,過去十個月連續出口衰退,中央研究院(中研院)預測,去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很難「保一」(僅剩百分之零點七五),在四小龍中排名最後。

電子產業在台灣扮演重要角色,但也面對中國大陸的競爭,兩岸在這方面的競爭有哪些新局面嗎?
台灣是世界電子業重鎮,半導體是當中核心。最近兩宗影響兩岸半導體界的重大事件深受矚目,一是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宣布進軍中國大陸獨資設立十二吋晶圓廠。另一是中國大陸紫光集團,繼日前入股台灣大型半導體封測廠「力成」後,高調宣布要入股「矽品」與「南茂」封測廠,等於一口氣投資台灣排名二、三、四名的封測廠,震撼業界。紫光砸千億新台幣參股台灣IC設計產業,在台灣掀起論戰。但在輿論壓力下,紫光在台投資計畫恐怕很難如願。

專家如何看待台灣的經濟問題?
專長經濟計量學的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管中閔總結台灣的問題有以下四種:經濟結構僵化、政府體制老舊、社會思想保守和世代落差嚴重。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是政府改變,未來的政府一定要有清楚的長期願景與政策藍圖,以及更開放靈活的思維,組織上則要更具協調性和戰鬥力,也要更接地氣。其次是社會開放,需要更加成熟,更多理性。第三、從政府到企業界都要建立接班人機制,並在未來二到四年內積極推動領導層換血。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亞洲週刊還有哪些其他重要內容嗎?
本期亞洲週刊還報道:中國第二艘航母正在大連建造,將搭載殲十五戰機,淨排水量約五萬噸級,採用常規動力裝置,屬中大型規格;解放軍「二砲部隊」改建為火箭軍,主裝備是戰略導彈,有助突破美日的戰略封鎖。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