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國際縱橫

廖信忠:周子瑜事件傷害兩岸關係令人遺憾

發表時間:

在2016年台灣大選結束之後,本台記者在台北採訪了《我們台灣這些年》的作者廖信忠先生,請他談談眼中的大選。相比政治人物和學術研究者,廖信忠對兩岸民間的隔閡與交流傾注了更 多的注意力。他對周子瑜事件造成的破壞性影響表達了痛心,並期待不管政治風雲如何變幻,兩岸年輕人都能夠持續地增加交流和理解。

廣告

 對於很多關心台灣的大陸人來說,最初的入門讀物很可能是2009年出版、並暢銷一時的《我們台灣這些年》。該書作者廖信忠生於1977年,2000年後頻繁往來於海峽兩岸,他在交往中發現大陸人對台灣充滿熱情、卻所知有限,因此編寫了這本“一個台灣青年寫給13億大陸同胞的一封家書”。2014年,他再接再勵出版了該書第二輯,隨後又出版《台灣這些年所知道的祖國》,以及文化旅行指南《這就是台灣、這才是台灣》。

在2016年台灣大選結束之後,本台記者在台北採訪了廖信忠先生,請他談談眼中的大選。相比政治人物和學術研究者,廖信忠對兩岸民間的隔閡與交流傾注了更多的注意力。他對周子瑜事件造成的破壞性影響表達了痛心,並期待不管政治風雲如何變幻,兩岸年輕人都能夠持續地增加交流和理解。


RFI;廖先生您好,感謝接受法廣中文部的採訪。您是暢銷書《我們台灣這些年》的作者,以您作為遊走海峽兩岸的台灣人身份,如何看待2016年總統和立委大選?大選結果有超乎您預期之處嗎?

廖信忠:本來幾乎所有台灣人  包括我在內  對這次大選的結果基本上是沒有懸念的,大家都預期蔡英文當選,民進黨得勝。但是超乎預期的是選前一天的周子瑜“台獨”風波。當然這次事件不會直接影響到蔡英文的當選,但是對於立委席次來說有相當大的影響。很多人預估國民黨可能因此丟掉十席左右。

因為我們看到,這次(民進黨和第三勢力的)很多新晉立法委員挑戰當地任期已經很久的國民黨籍立委,結果都是險勝,可能差距只有幾千票甚至幾百票。很多人認為,這次周子瑜事件在短時間內發酵,而且很快影響到台灣年輕選民返鄉投票的意願,助推了民進黨以及第三勢力的年輕候選人一把,讓他們能夠以微弱優勢擊敗國民黨候選人。

這次周子瑜和以前影響兩岸人民情感的類似事件  比如張惠妹國歌事件、或者更早以前的飛彈危機、甚至千島湖事件  都不同,這一次完全是藉助網路快速傳播、輿論爆發造成的。當然也有一些大陸網友相信,事件背後有獨派媒體操弄,這些我們另當別論。但這一事件的確造成國民黨措手不及,習馬會營造出來的和諧局面幾乎一夕之間被摧毀。

 RFI: 您一直致力於推動兩岸人民在情感上的溝通和理解。當年在千島湖發生針對台灣遊客的刑事案件之後,由於大陸地方官員處置不當,造成台灣民眾的惡劣觀感,後來台灣在爭取加入世衛組織時也出現類似現象,您認為這次的周子瑜事件能和此前情形相提並論嗎?

廖信忠:這次事件和此前相比,有一個共同的因素,就是都屬於一場公關危機。不管台灣還是大陸,反應都太慢。就周子瑜事件而言,它在一場本來認為毫無懸念的選舉前夜爆發出來,大家都反應不及。如果說這件事情有什麼能夠讓我們反省之處的話,就是台灣和大陸兩方面都必須適應新時代網絡輿論引爆的力量。我個人覺得的確非常遺憾,因為過去多年營造出來的兩岸年輕人交流的局面,這次被傷害得非常嚴重,以後可能需要花更大力量來彌補。

 RFI: 我們看到這次立委選舉中,民進黨和“時代力量”都有非常年輕的候選人當選,年輕世代的聲音得到前所未有的放大。您認為這次國民黨的慘敗和台灣年輕世代的崛起有必然關係嗎?

廖信忠:我覺得肯定是必然結果,因為以所謂“首投族”來說,這次大選是他們第一次投票,以後隨着年齡增長肯定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投票,而年輕世代很大部分都是支持民進黨和第三勢力的。相反,現在投票支持國民黨的這一代人會慢慢凋零。而且國民黨一向不夠重視年輕選民,總是給人一種家長式的態度,認為年輕人被民進黨洗了腦,只要本黨好好做導正工作,總有一天這些年輕人會被“撥亂反正”,回過頭來投國民黨的票。這種想法和台灣當下年輕世代完全脫節了。

對於台灣二十多歲的年輕世代來說,不管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是他們一出生就已經存在的政治產物了,已經算是“老東西”了。但是民進黨現在在用心經營年輕人、尤其注重網路宣傳和新媒體,相比而言,國民黨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

所以這次國民黨慘敗,“首投族”和年輕選民群體是個重要因素,而且這個因素的重要性會越來越大。

 RFI: 您覺得通過這次選舉,台灣選民的身份認同和國族認同有沒有變化?對“台灣主體性”的強調是不是更顯著了?

廖信忠:台灣主體性這個議題說來很複雜,但是用最直觀的例子來說,我們可以看到這一代的年輕選民、尤其是“首投族”,第一,他們出生的那年(1996年),台灣人第一次有民選總統的經驗,第二,1994年台灣的身份證上取消了“省籍”一欄,不再有湖南、廣東或者本省人的區分,因此這一代台灣年輕人心中天然地認為“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個正常的政治實體”,這是這代年輕人的普遍想法。

 RFI: 這也就是蔡英文所說的台灣年輕人“天然獨”的意思嗎?

廖信忠:“天然獨”是一種比較文藝的說法,它背後的脈絡就是說,這一代台灣年輕人覺得台灣理所當然是一個正常國家,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領導人,而對岸的中國大陸則在虎視眈眈地看着我們。他們幾乎完全沒有去考慮大陸和台灣的關係應該要怎麼改變。在我看來,現在台灣年輕人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沒法了解大陸,而是不想去了解大陸。

 RFI: 以您在台海兩岸的經歷來判斷,大陸方面可能會如何應對蔡英文上台?會採取強硬措施嗎?

廖信忠:我認為兩岸之間在政治上會有一段“穩定但冷淡”的時期,但是這不會阻礙兩岸民間交往越來越熱絡,包括雙向的旅遊和經商  我身邊有越來越多的大陸朋友來台灣開公司做生意,同時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人去大陸尋找工作機會。

 RFI: 台灣民主化以來經歷了這麼多次選舉,特別是國民黨和民進黨都各自經歷了一輪完整的政黨輪替,在您看來會不會對大陸產生某種觸動?

廖信忠:我個人覺得,台灣民主化這二十年來,有一些成功例子,但失敗例子也蠻多的,其實可以作為大陸一個很好的借鑒、一塊“試驗田”。但是要說兩黨有沒有可能通過這種民主機制的建立來推動大陸民主化?我看不出來他們有這麼大的抱負。因為以民進黨來說,以往情況是他們一向把大陸當作某種意義的“不存在”,只有在選舉的時候把大陸議題當作選舉語言來操作。但現實的情況是,大陸一直在對岸存在,所以民進黨上台之後不得不面對現實。

我認為民進黨最終還是要回到“九二共識”,因為這不僅是兩岸的共識,同時也是台灣大多數人能夠接受的和大陸交往的方式。以現實面來說,(承認九二共識)也是最實際的方式。

 RFI: 所謂“九二共識”,大陸傾向於強調“一中”,而台灣強調“各表”, 但是從這次周子瑜事件來看,台灣女孩揮舞中華民國國旗都被認為是“台獨”,可見“各表”的餘地非常有限。

廖信忠: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學理問題。其實自從蘇起提出“九二共識”的概念以來,關於這個問題的法理討論非常之多。但是從最實際、最能被兩岸政府接受的情況來說,我們只能承認“九二共識”的確存在,至於它究竟是台灣說的“各自表述”還是大陸說的“一個中國”,蘇起先生本人也說,這是一個創造性的模糊空間。在大家都承認這個模糊空間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展開一些實際性的交往。

 RFI: 有觀察人士擔心,中國大陸的民族主義和台灣圍繞主體性建構起來的國族認同,最終可能會發生摩擦和碰撞,甚至以武力形式表現出來。您作為旅居大陸的台灣作家和觀察家,有沒有這種擔心?

廖信忠:其實我是不太擔心這個問題的。現在從網民心態來說,台灣和大陸之間最大的問題是,大家都只願意相信自己本來就相信的東西,不肯去接受對方實際是什麼樣子。比如台灣的網民把自己封閉在島內,無視大陸近年來的快速發展。而一些大陸網民也是把台灣不好的一面特意拿出來放大並嘲笑。

我覺得以蔡英文任內的未來四年來說,民間交往其實比官方交往更重要。台灣年輕人應該多去大陸看看,想法會比關在島內變化很大。大陸年輕人如果有機會來台灣,也會發現台灣人其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非常友善,和網上流傳的針鋒相對暴烈形象完全不同。大家都需要這種互相往來的溝通。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