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上海視窗

騰訊網因習“發飆”筆誤被整肅 網友舉江、溫前例呼籲寬容

發表時間:

最近,根據香港《明報》獨家報道,騰訊網因在報道中共總書記習近平7月1日於建黨95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時,將“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誤打為“習近平發飈重要講話”,最近正面臨整肅。

上海視窗
上海視窗
廣告

根據《明報》報道,事件是因為騰訊網編輯報道習近平“七一講話”時,將讀音相近的“發表”打成“發飈”,該消息經用戶達10億人級別的傳播渠道發送,造成“惡劣影響”,中宣部牽頭一個小組進駐騰訊網調查。

據《明報》上述報道,今年7月1日是中共建黨95周年,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黨舉行的慶祝大會上發表了講話。習近平發表講話時,騰訊網進行即時直播稱,“據新華社報道,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發飈重要講話”。

這段話中,網友發現,原本應是“發表”的地方,錯誤寫成了“發飈”,許多網友很快截圖發布在微博或者朋友圈中,雖然騰訊網很快將錯字改正,但“發飈”的網頁截圖已經流傳甚廣。

據說,事件迅速擴散後,高層對習近平“發飈”一事大為惱火,定性為“重大負面事件”,事發後,對騰訊網的部分網絡服務器被斷網排查,以確保所有“發飈”都已刪除。

此外,調查組也審查騰訊網主辦的新聞客戶端(App)“天天快報”,“天天快報”是騰訊網去年推出的新聞資訊平台,已投入數億元人民幣資金,其定位是與最近兩年大熱的“今日頭條”競爭“按興趣推送”的移動新聞閱讀軟件。

據說,網信辦調查組在該App中,發現對一些中共領導人的描述與官方定論不符的文章。除要求刪除相關文章外,勒令對歷史類話題進行嚴格審查。調查組威脅,如果騰訊網對“天天快報”整改不符合要求,輕則關掉歷史類專題,重則要求“天天快報”下架。
官方結論稱,這是一宗沒有採訪資格的門戶網站、擅自允許編輯違規自行采編造成的重大事件。目前,中央網信辦已將對騰訊網的調查整肅情況寫成文件向高層彙報。

根據最新的報道,近日,調查組作出初步結論,要求將騰訊網總編王永治以及涉事主編撤職。王永治是資深新聞人,曾在新華社、《21世紀環球報道》、《鳳凰周刊》等媒體任職,2005年任騰訊網新聞中心副總監,後歷任騰訊網編委、總編輯。

此外,調查組還要求騰訊網變更主管機構,由原先隸屬深圳網信辦管理,改為北京網信辦監管。

目前,中國大陸的新聞網站,採取註冊地管理原則。騰訊網在深圳註冊,經營許可證由廣東發放,深圳網信辦負責業務監管。騰訊網編輯總部實際設在北京,但北京網信辦此前無監管權。

目前,包括新浪、網易、搜狐等門戶網站,編輯部總部及註冊地均在北京,並由北京網信辦監管。此前由於兩地監管存在一定的尺度區別和時間差,騰訊網往往可以獲得相對寬鬆的一些對待,此次事件後,這種監管套利空間也將不復存在。

在網信辦對騰訊網的處分通過海外媒體報道 曝光後,許多媒體人和網友紛紛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裡轉發官方媒體對前幾任中共領袖對一些出錯的媒體寬容以待的報道,以此諷喻當局應該謹慎對待這類的事件。

例如,2010年12月30日出版的《人民日報》第4版的文章標題將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姓名印成了溫家室,此事引起較大關注,網上傳社領導到普通編輯共處理18人。

後來,《人民日報》總編輯吳恆權澄清該傳言說:“估計溫家寶總理也是在網上看到這個消息,很快給我們打電話說,你們這個錯我看得出來,是五筆字型打字錯了,總結教訓就行,千萬不要處理任何人”。

央視在多年前也曾犯過類似的錯誤,《新聞聯播》播放了錯誤的江澤民接見外賓的片子。

根據當時台長趙化勇的回憶,他給江澤民電話道歉時,江澤民表示,“你的記者、攝像師和編輯們工作都非常努力。只要鼓勵他們努力工作,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就行了。我想在你我之間把這個問題解決掉就行了。”

此次騰訊網的錯誤所以被如此高調處分,有熟悉網絡監管的人士透露,與網信辦的負責人變動可能也有關係。
六月底,魯煒離職網信辦主任,原本一直傳說他將調往某個省份擔任省長,但此後任命一直沒有宣布,而接替魯煒的徐麟也循例兼任中宣部副部長後,仍未有魯煒的新任命出台的消息。

熟悉網絡監管的消息人士透露,魯煒在調任新職前的例行考察中,被查出牽涉到某些不利的事件,其仕途前景已經黯淡,可能將在不久後調任閑職甚至將可能被降職處分。

此番騰訊網事件本來影響可大可小,因為徐麟新鮮升職,網信辦上下自然不敢怠慢,因此超越常規不斷加碼,遂將事件擴大化。
不過,熟悉騰訊的圈內人士介紹,騰訊目前的政府公關能力強大,應該不會受到此次事件衝擊,因為騰訊吸納了大量原本以內容見長的南方系媒體精英,因此,幾大門戶中,原創內容最強的仍是騰訊。

此事爆發後,騰訊旗下的“探針”已經有許久不見更新,騰訊財經下屬的另一個調查新銳團隊“稜鏡”目前則未受影響,但也有擔心,從公司戰略層面,可能將縮減對敏感的原創新聞的資源投放。

由於旗下或者投資媒體牽涉到政治事件,已經影響到了業內外資本對敏感的新聞原創行業的投資熱情,例如阿里巴巴集團,從去年開始,一度投資了十幾家遍布全國的原創新聞團隊。

無界事件後,阿里巴巴集團遭調查組上門詢問,因此,已經放緩甚至放棄了對時政類新媒體的投資,而原創財經新聞的風險也其實也並不像外界所預期的可以管控。而最近的網絡小粉紅圍攻“趙薇、戴立忍”風波中,馬雲對新媒體的投資布局,反而成為其被圍攻的主要把柄。

相信不久後,阿里對媒體的投資應該會暫告一段落甚至逐步脫手。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