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文革五十周年

暴徒是如何培養成的?

發表時間:

[提要]一貫要當導師的毛,終於教育出了他心目中的共產主義新人  紅衛兵。這些喝狼奶長大的孩子,在文革中按照毛的心願“大鬧天宮”,給民族帶來空前浩劫。現在這一代人掌握了國家權力,紅衛兵治國已成現實。毛死去了四十年,現正在被借屍還魂。

文革初期,簇擁着毛澤東和他的副手林彪的紅衛兵。
文革初期,簇擁着毛澤東和他的副手林彪的紅衛兵。
廣告

問:前面我們講了紅衛兵和工作組的鬥爭。這些青年人,年紀十幾二十歲,被毛利用充當他黨內鬥爭的基本依靠力量。這些紅衛兵的暴力行為造成很多無辜者死亡,這些孩子並不是天生殘暴,但怎麼會一夜之間成了暴徒呢?

答:考慮這個問題的人不少。因為青年人成為暴徒,成為某一政治勢力的打手,歷史上還有一個顯例,就是納粹運動。所以國外有許多大歷史學家,比如德國的梅尼克,著名的作家如威塞爾、萊維等人都考慮過這個問題。中國被稱之為“毛主席的紅衛兵”的這類青年組織,在第三帝國叫作“希特勒的青年團”。他們的惡行都是一樣的,任意抄人家、砸東西、燒書、打人、侮辱人。而且,他們都帶紅袖章,區別只在於一個上面是黃色的“紅衛兵”三個字,一個是黑色的納粹“萬字符”。很巧,現在正趕上毛澤東離世四十周年,我們可以藉此機會,回顧一下毛是怎樣教育這些青年人的。1970年,斯諾最後一次訪問中國,毛對他說:“什麼四個偉大,真討嫌”。他說,他要去掉三個,只留下導師這個名頭。斯諾說,導師就是teacher,毛說,我就是個教書先生。也就是在這次談話中,毛說了大實話:“那些日本人實在好,中國革命沒有日本人幫忙是不行的”。毛在歷史上就總有為人師之心,他確實想造就一代“新人”,但問題是“新人”不一定是好人。依照毛的教育方針,必然會造就文革中的暴徒。我們可以看一下毛的教育的核心內容。1. 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這就是說,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文明的,有知識,有教養,有愛心,準備服務於社會和人類進步的人,而是培養效忠於黨派利益的愚眾。2. 教育的目的首先要造就出一批效忠偉大領袖的階級鬥爭戰士。學生們不需要培養愛知識愛真理的素質,而只要無限忠於毛,忠於共產黨。他們的知識結構,是以黨的意識形態為規範的。這就從根本上扼殺了獨立思考和追求真理的能力。他們心目中的真理,就是毛的小紅書,“一句頂一萬句”。3. 學校不再是傳授知識,探索真理,培養善好品質的場所,而成為接受謊言,經歷洗腦,培養仇恨,鼓勵作惡的場所。用毛的話來說就是,“學校要成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工具”。4. 教育再也不由教育家,學問家來管,而是“黨管教育”。也就是要想方設法讓學生接受共產黨偽造的歷史和那些邪惡的教條,這些教條的基本核心就是仇恨。我們最熟悉的一句話就是“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

問:確實,那時候所聽到的如雷灌耳的口號就是“把課堂當戰場,拿筆作刀槍”。

答:所以,紅衛兵的暴行,反應出他們內心中積蓄的仇恨。這個仇恨,就是由毛式的教育,從幼小的心靈開始,在十幾年的時間裡,一點一滴灌進去的。文革前,全國學雷鋒,就編造出雷鋒如何在七八歲時,被地主婆拿柴刀砍了手,所以孩子們幾乎人人都知道雷鋒的名言“對敵人要像嚴冬般殘酷無情”。可誰是敵人,那就看毛的意願了。說到毛式教育,有許許多多口號,但我們只需記住“仇恨”兩字就可抓住核心。共產黨統治的龐大上層建築,意識形態,其實就是建築在仇恨的地基上。仇恨本來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只要被冠以階級仇恨之名,那麼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兒,就都有了正當理由。正像毛自己承認的,他讀了一些共產主義理論的書,卻“只取階級鬥爭四字”。而他最得意的話則是“與人奮鬥,其樂無窮”。從這種把仇恨當享受的變態心理出發,他告訴紅衛兵,馬克思主義千言萬語一句話,造反有理。紅衛兵後來那些常用的口號,什麼“砸爛狗頭”、“千刀萬剮”、“打翻在地,踏上一隻腳,永世不得翻身”,皆出自這個精神源頭。康德在他的《教育學》里指出:“教育戒訓就是要防止人由於動物性的驅使而偏離人的規定:‘人性’”。而毛的教育方針,就是要放縱人獸性的一面,尤其對那些正處在青春期的少年,他們所受的教育使他們的“力比多”衝動不是升華於創造,而是墮落為毀滅。文革中紅衛兵的作為,生動展示了有一種教育能激發出人性惡的一面,而教育的本來目的,恰恰是導引人的動物性向文明的人性提升。

問:前不久網上熱傳民國小學課本,引起很多評論。有不少人說,若按照這種教育就出不了紅衛兵了。

答:當然,毛式教育和人類文明社會的教育在本質上是不同的。但是毛式教育又絕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他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是從蘇俄那裡搬來的,只是在宣揚仇恨和反智頌愚這一方面遠遠超過了蘇俄。中華文化本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孔夫子就是老師,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他的教育核心就是“仁者愛人”。中國傳統教育思想中真有很可愛的東西,像《論語》中記載的:“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於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的師生之間,真是其樂融融。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中,教育起着關鍵的作用,從古代的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到洛克、盧梭,再到現代的費雷萊、伊凡·伊利奇,這些大教育家可能在方法和考慮的重點上各有不同,但在教育的實質目標上,幾乎沒有差別,都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充滿愛心、正義感、好奇心的自由人。有愛心就能同情弱者,克己助人,有正義感就能遵法守法,反抗邪惡。有好奇心,就能不盲從,獨立思考,追求真理。這些品質,是一個自由人所必備的。所以毛式教育和文明教育的根本區別在於,一個是培養奴才打手,一個是培養有尊嚴的自由人,文明的紳士。你剛才提到民國小學課本,其實早在民國初年,中國知識分子就自覺地在教育上向人類普世價值靠攏。蔡元培、胡適、鄒韜奮等人,作了大量不朽的工作。我念一段民國小學課本中的內容給你聽,題目是“自由”:“吾有身體,無故而被拘束,吾有財產,無故而被侵奪,吾有言論著作,無故而被干涉……推之信仰,事事皆受限制,而不得行其願  則生人之幸福,不自由之難堪也。共和國之法律:凡屬個人之自由,他人不得侵犯,國家不得侵犯。其尊重自由也如是”。

問:確實,用這麼簡單的話,把個人自由的基本內容,共和國法律,國家權力受監督等等最重要的法制思想,講得明明白白。

答:我不知道這個基本道理,大陸的成年人能懂多少,而且實際情況是,你就是懂了,也無法付諸實踐。現在的問題是,大陸在台上掌權的人,正是由毛教育出來的紅衛兵一代。他們的價值取向,知識結構都是少年時從毛的教育中獲取的。所以你看他們的內政外交,基本上不脫階級鬥爭那一套。對外,一定是“敵對勢力”,“亡我之心不死”,對內反對“西方價值觀”,學校中“加強黨的意識形態領導”。近來,連“資產階級生活方式”這種文革語彙都又出來了。所以社科院長王某人大談階級鬥爭就不奇怪了。中國大陸有很多人認識到中國的教育有大問題,但他們多從教材,課目設置等枝節問題着眼,卻看不出中國教育的實質問題,是把學生教成人,還是教成土匪。陳冠中先生的寓言小說《盛世:中國2013》描繪了一個叫韋國的當代青年人,他心懷壯志,要做中國盛世中的精神貴族。這個“精神貴族”從大二就開始組織同學做網上“自干五”,又告密檢舉,甘做國安眼線。他最崇拜的一位“帶頭大哥”對他說,“大家都在愛,尚武精神不彰了,敵人沒有了,恨不起來了”。這話讓他大為感慨。冠中這部書是2009年出的,書中的許多寓言,現在完全成真,大陸現在的教育方式,正走回毛時代。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