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北美來鴻

亞歷山大·杜魯多的中國使命

發表時間:

在加拿大,無論何時撰寫對華關係史,杜魯多家族都會佔據顯著的篇幅。1970年皮埃爾·杜魯多與紅色中國建交,去年當選總理的賈斯丁·杜魯多不僅表示要修復兩國關係,還試圖幫助中國走上正軌,使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積極角色。還有一位杜魯多不那麼引人注目,他就是亞歷山大·杜魯多,皮埃爾的小兒子,賈斯丁的弟弟,經過在中國的漫長考察,今年9月13日剛出版一部記錄中國變化的書籍《迷失的野蠻人:新中國之旅》(Barbarian Lost: Travels in the New China)。 

北美來鴻
北美來鴻
廣告

十年前,亞歷山大受加拿大一家大型出版公司之邀去中國,為的就是撰寫這本書。儘管他是記者和紀錄片製片人,但出版社找他多半是因為他父親,皮埃爾在1960年與友人一起去中國併合著了《兩個傻冒在紅色中國》一書。接受委託後,亞歷山大06年9月開始了對中國的考察、記錄、思考和寫作之旅,待書籍在渥太華問世時,他的哥哥賈斯丁也剛結束對中國的首次國事訪問,回到渥太華家中僅一周。

《多倫多星報》在 9月16日以《 杜魯多家族在天安門:加拿大第一家庭回中國》為題回顧了兩代三位杜魯多對中國的迷戀,並詢問亞歷山大是否為賈斯丁的中國之行提供了建議?他的回答是“沒有,不過賈斯丁上個星期看過我的書,告訴我覺得書寫的很精闢,令他把握到中國的真實情況。我不會在地緣政治上給他提建議來打擾他,我們之間的關係是更好玩,更孩子氣的關係”。

9月13日亞歷山大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電視採訪時解釋書名來歷也和玩有關,原來兄弟倆過去隨父親去中國,因在名勝古跡表現得像“野蠻人”而被父親斥責,他說“我們湊在一起時就像是小獅子,推搡擊打到處跑顯得很粗暴。父親就說不要再那樣了,中國人會把我們視為野蠻人的,你們的行為恰恰給了中國人理由”。

考察中國時,亞歷山大聘請了一名25歲的當地記者做助理,一路吃住在普通人家或小旅館裡,大量接觸農民、殘疾人、農民工、普通市民和教授等各階層民眾,體驗了很多外人無從知曉的東西,9月9日的《渥太華公民報》引述他的話稱:“就創造財富而言,近30多年中國人獲得了人類最偉大的成功。90年北京還是個塵土飛揚、房屋低矮的城市,現在卻是閃耀着光芒的大都市。我帶朋友去中國,提醒他們這是個快樂的國家,通過真實的個人自由不難發現這一點。中國人的個人自由概念和我們不一樣,加拿大人的自由有徵服新大陸的巨大空間背景,而中國無論在東南西北都沒有新的疆域可開拓,又要應對人口多和資源匱乏的壓力,於是成為一個循規蹈矩、集體主義的社會。現在14億中國人有一半滿足了生存基本需要,他們現在會提出‘我是誰?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想和什麼樣的人結婚?’等問題。中國的發展與西方不同步,所以對話非常重要“。

亞歷山大認為在“西方人太重政治,只通過政治結構看中國。其實大多中國人對政治無動於衷,在他們眼裡共產黨與歷朝歷代沒有區別,人們要麼遠離政治,要麼積極參與一步步往上爬”。他發現“普通中國人都以成功為豪,這導致民族主義興起,並被現任領導人駕馭。習近平希望享有毛澤東和鄧小平那樣的帝國權威,這野心令他比前任更大膽也更專制”。

亞歷山大批評西方人過於自負“認為自己形象很光彩,但別忘了,西方人是拎着劍行走世界的。無論我們是否願意,中國人正走向舞台中央。他們已經改變了物質世界,接下來他們要拿下大國寶座”。他慨嘆“加拿大已經失去自己的聲音,成為一個糊塗的跟班國家。如果想在國際舞台上發出真正獨特的聲音,就必須與中國建立獨特的關係”。

《迷失的野蠻人:新中國之旅》一書耗費了亞歷山大十年生命,從32到42歲他十次去中國,但書稿出版並未了結他的中國緣,他稱自己的生命已經與中國息息相關。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