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東京專欄

安倍與普京會談真意不在北方四島

發表時間:

日本首先安倍晉三12月15、16日與到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會談,雙方除了就能源領域、醫療、遠東開發等8個對俄經濟合作計畫的具體內容達成協議外,日方還將提供的合作包括民間在內總額約達3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6億元),民間企業等交換的協議文件有六十多項。

東京專欄
東京專欄 RFI
廣告

對於這次會談,無論日本國內還是國外,幾乎一致認為日本是失敗的,日本最大的在野黨民進黨幹事長野田佳彥針對日俄首腦會談指出:就外交交涉而言,是完全失敗的,只不過是撒錢給人家,連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都表示:“大部分民眾感到失望”。日本《東京新聞》12月17日報道稱,日本在會談中完敗。日俄雙方不僅沒有事實上舉行和平條約談判,也沒有發表與該條約有關的聲明和文件,只是就啟動磋商在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  本網注)上的“共同經濟活動”達成協議。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2月16日報道稱,安倍試圖憑藉在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和成為西方制裁的目標之後作為首個對其表示善意的七國集團成員做一場賭博。但是,經過兩天會談,日本領導人的示好幾乎沒有獲得回報  而且最終付出比收穫多。

但是,無論領土問題是否有進展,改善日俄關係都是安倍政權以中國為敵,以此強化日美同盟,並在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和美國夏威夷之間連成鑽石形,也就是菱形的海洋線包圍網,“與亞洲的民主盟友共同確保西太平洋至印度洋之間的海上航行自由”的戰略中的重要一環,但是如果俄羅斯與日本為敵,日本必將腹背受敵,俄羅斯不需要用導彈,僅僅是在北方領土上布置的火箭炮,就足以把北海道的一半都炸平,因此在日中對立中促使俄羅斯至少保持中立,是安倍政權的一貫目標。

2013年12月,安倍內閣決定了第一部《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有關俄羅斯,該戰略做了如下論述:

在東亞地區安全保障環境的嚴峻性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在包括安全保障和能源的所有領域裡推進日俄關係,把日俄關係作為一個整體加以提升,在確保我國安全的保障上面是極其重要的。

而這裡所謂的“安全保障環境的嚴峻性”的製造者,無疑是指中國和朝鮮。

但是在同樣存在着領土問題的中俄之間,安倍為什麼不選擇更積極地改善日中關係,而是一再低三下四,竭盡全力改善日俄關係呢?

首先,從國內來講,最近幾年的有些偏右的日本政治家和政權,都謀求通過一種國際上的對抗的姿態,提高日本人的向心力,並得到更多的選票。日本的選舉中,正在出現被選舉人“明星”化,選民“粉絲”化的特徵,不問政策只看“形象”的“時尚流行”化傾向非常突出。

現在,日本政壇最大的時尚就是“玩鷹派”。那種八面玲瓏的政治家使國民感到厭倦,而能清清楚楚反對什麼,敢於說“不”,持所謂“毅然”姿態的政治家卻給選民以強烈的刺激,加之中國從日本的、原料、能源的供應地、加工廠逐漸變成了日本產品的競爭者,加深了日本人的危機感,對華外交上的鷹派變得身價倍增。

近年來,日本政治家只要“毅然”一把,就會大獲人氣。如石原慎太郎對美、中“毅然”,直衝東京都知事寶座;小泉在靖國神社問題上對中、韓“毅然”,聲望如日中天;安倍對中國、朝鮮“毅然”,名滿天下,兩次竄升為首相。

這種風氣使安倍政權在鞏固政權時,在國際上需要敵人,同時在推行他主張的集體自衛權、“脫戰後”,成為普通的國家、修改和平憲法等政治目標上看,也同樣需要敵人,如果僅與朝鮮為敵,朝鮮太小,不足以調動國民的危機意識以全力擁護能夠“毅然對抗”的政治家,如果以俄羅斯為敵,從地緣政治學來看,離日本太近,又很強大,危險性太大,而中國隔海相望,危險性小於俄羅斯,同時從國際關係上看,中國和美國從意識形態、價值觀念、政治制度、及亞洲勢力範圍爭奪上,衝突點也最多,因此和中國對立最容易鞏固日美同盟,同時,儘管現任總統奧巴馬一直壓制和反對日本和俄羅斯走得太近,但是候任總統特朗普竟然也宣布要與俄羅斯改善關係,如今特朗普馬上就任總統,這對安倍來說真是“天賜良機”,此外,自從莫斯科兼並克里米亞以來,日本非常憂慮俄羅斯日益靠近中國,因此安倍選擇了繼續以中國為敵,而竭力與俄羅斯改善關係的策略。

其實正像日俄關係的癥結在於領土問題,日中關係的癥結也是釣魚島領土問題,但是從客觀上講,日中間的領土問題解決起來要比日俄之間簡單得多,因為釣魚在日本的實際控制之中,只要回到主權“擱置”,日本就可以平安無事繼續統治釣魚島,但是從這次日俄首腦會談中我們可以看到,安倍追求在北方四島上“超越主權”,也就是擱置主權,共同開發而遭到俄羅斯拒絕,這就說明,在領土問題上解決,實際控制的一方具有主動權。那麼安倍為什麼不行其易,反行其難呢?這就是出於上述的戰略和方針,不解決領土問題,他也要為俄羅斯出錢出力,這是他國際、國內戰略的重要一環,所謂領土問題,不過是他忽悠日本老百姓的一個幌子而已。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