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明鏡書刊

盜國賊控制金融帝國 習近平難以涉足

發表時間:

今天的明鏡書刊節目,我們請到明鏡新聞出版集團執行總編陳小平博士,讓他來給我們的聽眾介紹《內幕》第67期,談盜國賊控制金融帝國,之江新軍針插不進、水潑不進。

內幕第67期封面
內幕第67期封面 出版集團提供
廣告

法廣:最新出版的《內幕》刊登了一篇6萬字的長稿  《中國金融黑洞與郭文貴先生指控的“盜國賊”》。 為什麼《內幕》會在這個時候花三分之一的篇幅登載這樣一篇長文呢?

陳小平:讀者從標題上看,就知道這是郭文貴接受明鏡系列專訪後產生的效應。郭文貴在這些專訪中,一再提到中國有一個盜國賊集團。《內幕》專稿作者皇甫不平用了十篇文章篇幅,通過透視中國國企銀行、房地產、金融貨幣、證券期貨、外彙儲備、私募股權基金以及渤海泛亞專題,最終說明,中國確實存在郭文貴說的盜國賊集團的可能性。

法廣:說到盜國賊集團,這篇文章肯定要點王岐山的大名吧?

陳小平:1999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朱鎔基提出成立信達、長城、華融、東方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對四大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進行不良資產剝離,並逐步實行股份制改造。當時公布的要處理的不良貸款是1.4萬億左右。王岐山家族控制了其中的信達以及後來出現的中建投資。

文章認為,王岐山對中國金融行業的控制大致為三個階段,89年到97年期間,時任朱鎔基總理任內開始四大銀行改革,朱是發起者、設計者,王岐山是具體實施者之一,正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王岐山給予了華爾街巨大經濟利益,《內幕》專稿提到,高盛的業務合作當時是由王岐山(時任建行行長)引入和推薦的;建行(包含中金)是和華爾街合作的試點。

第二階段是2008年到2012年,在溫家寶總理任內,王岐山擔任分管金融的副總理。今天被萬眾矚目的海航的股權變化,海航系的開始擴張,均在此階段發生。第三階段是2013年至今,王岐山手握中紀委這把四大行頭頂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讓海航集團得到真正極致擴張。

法廣:在王岐山之外,還有誰上榜呢?

陳小平:《內幕》專稿提到,經濟沙皇朱鎔基的一系列改革,說白了就是把經濟金融財政稅收權力都更緊的掌握在中央手中。 而中央銀行乾脆就成了趙家提款機。 而朱鎔基本人及其家族,則是銀行改革的既得利益者。

例如,朱鎔基兒子朱雲來當時在中金任副總,中金的第一大股東是中國建銀投資。朱鎔基的女兒在中銀香港當老總,中國銀行原來也都是朱鎔基的親信人馬。中國四大行上市時,建行和中行都是絕對的朱鎔基嫡系先進行的股改上市,此外,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等中國巨型壟斷企業在上海上市的主承銷商主要是中金公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瑞銀證券,其中中金公司朱雲來歷任中金副總裁,總裁。

法廣:溫家寶在台上時是個相當有爭議的人物,他有沒有被這篇專稿列為盜國賊之一?

陳小平:皇甫不平的專稿提到,朱鎔基總理時期的巨大銀行和社保基金黑洞達2.2萬億虧空,但跟胡溫政府10年之間增加的76.4萬億M2相比,是小巫見大巫。中國目前經濟的困局根源是溫家寶任期的貨幣超發。

2017年北京二環內的房價是12萬元/平米,三環房價是10萬元/平米,北四環房價是8萬元/平米,

這種高房價對北京來說還是必須的。因為如果76.4萬億都湧入居民消費市場,帶來的會是普通百姓深刻感受到的嚴重通貨膨脹。

朱鎔基兒子朱雲來多次表示中國現在的一切經濟問題源於貨幣超發。朱鎔基曾大罵溫家寶是中國黨內最大的政治投機分子,胡溫政府的多項經濟金融政策是倒行逆施。為什麼?因為溫家寶任期最後選擇了以房地產經濟為支柱發展中國經濟。這種政策被認為絕對是富含海洛因的房產債務貨幣金融政策。

法廣:許多人仍然記憶猶新的是,2015年中國股災,幾十萬億人民幣幾乎瞬間蒸發,關於中國的證券市場,《內幕》專稿是如何描述盜國賊的呢?

陳小平:這篇文章認為,在證券市場領域,如果存在盜國賊的話,那他們就是食人巨鱷。郭文貴6月16日接受明鏡專訪時提到有兩個常委提供給他的7人名單,正是這7個人盜走了中國證券市場的巨額資產,高達25萬億。《內幕》專稿認為,雖然感情上無法接受這種說法,但理論上存在可能。

此外,作者提到,中信證券和中信集團控股幾十萬億中國資產,中信集團和中信證券從來都是歷任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員、實權正部級幹部子女的自留地。這其中,關於郭文貴爆料的王岐山養女孫瑤現在的情況,作者在文章中都有較為詳細的披露;除了中信證券、中國證券市場的總共前12家,總市值在1.1萬億左右,這些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無一不是太子黨。

法廣: 《內幕》專稿提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就是作為當今中國核心或最高統帥的習近平,對中國的金融系實際並無控制權,為什麼這樣說呢?

陳小平:作者認為,中國金融系最高層在過去20年已經成為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整個中國金融系統最高層的人物,有江的人,有朱的人,有溫的人,就是沒有一個之江新軍。到目前為止,在中國金融系統當中,習近平並沒有真正很多的涉足。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