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台灣

大陸出手「台灣醫師會」面臨更改國組織名稱壓力

台灣醫學界傳出消息,10 月剛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世界醫師會年會,中國醫師會再次提案,要求將台灣醫師會的名稱改回「中華台北」,否則中國考慮不讓世界醫師會(WMA) 2021 年年會在北京舉行。雖然在芝加哥的年會中,台灣暫時保住了目前的會籍名稱,但 WMA 秘書處卻一改過去堅定支持台灣會籍名稱的立場,鬆口說,希望兩岸的醫師會好好溝通,對台灣醫師會而言,情勢並不樂觀。

世界醫師會
世界醫師會 維基
廣告

事實上,這場會籍名稱的大戰已經打了很久,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是在1955年加入世界醫師會(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成為會員國,至今已六十二年,當時中華民國政府仍保有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1971年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後,在世界醫師會的會籍名稱,就改成了中華台北。

陳水扁在公元兩千年執政,台灣逐漸本土化、台灣化,向世界醫師會申請改名為「台灣醫師會」,並於2004年在東京舉行的WMA大會中通過。從此之後,中國醫師會就不斷向世界醫師會抗議,要求將台灣醫師會改回原來名稱「中華台北醫師會」,迄今無法達到目的,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關係良好,改名的威脅較小,但今年大陸的力道又增加了。

今年4月「世界醫師會」在非洲贊比亞召開理事會,「中國醫師會」於會前以書面致函「世界醫師會」,要求更改「台灣醫師會」會籍名稱為「中國台灣醫師會」(Taiwan, China Medical Association),被世界醫師會理事會決議否決。

但十月份在芝加哥的年會中,壓力更大了,中國醫師會放話,如果台灣會籍名稱問題無法解決,世界醫師會2021年的年會是否能在北京舉行就會有變量。台灣醫界人士透露,如果中國答應舉辦世界醫師會年會,到時又不辦,會造成相當大的麻煩和損失,因此世界醫師會秘書處的態度是,「希望兩岸兩會未來幾個月溝通一下」,也就是說,台灣再度面臨強大壓力,醫界認為「未來的情勢很險峻」。

台灣外交部表示,外交部支持台灣醫師會堅持不更名的立場,並將持續協助維護會籍名稱。外交部也感謝世界醫師會的理事會今年四月否決了更改台灣會籍名稱的提案,希望世界醫師會不受政治問題干擾,專註於醫療及健康的重要議題。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