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文化遺產

飲食申遺面面觀

發表時間:

提起文化遺產,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的首先是那些歷史、藝術和具有科學價值的文物以及聳立在各國不同場所的古代建築。應該說,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卻比較模糊。而將“飲食”與文化遺產掛上鉤,則難免更加令人感到好奇。其實近年來,“飲食申遺”的話題已逐漸成為人們熱衷的話題。

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 網絡
廣告

今年年初,法國總統馬克龍公開支持麵包業界人士準備為傳統法式長棍麵包提出申請,將其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訴求,從而再次引發世人對“飲食申遺”的興趣。

“飲食申遺”的概念實際上是隨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之後才湧現的。

2003年10月,教科文組織推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目的旨在對各國保護傳統文化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之餘,進一步提高人們的認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擔心,年輕人對於傳統遺產的排斥可能加速這些遺產“被遺忘”。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那些被視為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均可被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遺產的範圍則包括:口頭傳統和表述;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傳統的手工藝技能。不過,該組織在《關於建立“人類活珍寶”制度的指導性意見》中指出,儘管烹調技藝都可以用文字記錄下來,但是烹飪加工過程是一種創造行為,它是無形的,其技巧、技藝僅僅存在於操作者身上。非物質文化遺產認定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使相關技藝得以長久傳承,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傳承方式和人才的培養。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至關重要。

2010年11月16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批准,“法國美食大餐”被列入遺產名錄,從而成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生效以來,首次被列入世界名錄的餐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至目前為止,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共有六項飲食文化遺產,分別為:法國美食、地中海美食、墨西哥傳統飲食、土耳其Keskek(烤肉飯)飲食傳統、日本料理“和食”以及韓國“腌制越冬泡菜文化”,這些飲食文化遺產均因各自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而榜上有名。

飲食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問題,一直備受爭議。不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其官網上公布了這些美食得以申遺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家庭世代傳播,社區鄰里共享,促進歸屬感和身份感,增強社區凝聚力;收錄可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度,增進文化間對話;政府加強了文化遺產保護,普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過程民間贊同,民眾廣泛參與。

成功“申遺”的各國美食也紛紛打起“文化牌”。如,韓國“腌制越冬泡菜文化”申遺理由是“泡菜反映了鄰裡間‘分享’的精神,增強了人們之間的紐帶感和歸屬感”;日本則以“和食料理營養均衡,體現了日本的四季分明、地理多樣性以及日本人尊重自然的精神,對凝聚整個社會發揮着重要作用”為由提出申遺;法國大餐則被冠以“一種社會習俗,用於慶祝個人或團體生活中最重要的時刻”的美譽。

隨着飲食申遺項目的展開,飲食申遺熱潮逐步顯現。2017年12月,意大利比薩成功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之後,法國的麵包師們也紛紛期盼傳統法式長棍麵包享有同一殊榮。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已擴展到了389項。列入這一名單的中國文化遺產也有近40項,包括崑曲、書法、印刷術、二十四節氣等。

瀏覽其他章節
  • 05:06
  • 05:34
  • 06:27
  • 05:27
  • 05:30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