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觀察中國

是什麼推使習近平走向集權的大浪潮?

發表時間:

全國人大以壓倒性多數通過中共修憲的提議,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事件的分析評論。

2018年3月17日,習近平在第13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五次全會上宣誓,開始新一屆國家主席任期。
2018年3月17日,習近平在第13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五次全會上宣誓,開始新一屆國家主席任期。 Greg Baker / AFP
廣告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中共這次修憲,顯現內外巨大落差。明知習近平已集大權於一身,再取消延任限制,必然對習近平形象、中國聲譽、甚至習的歷史定位都造成重擊,為何還執意推動?”“試列舉幾種可能性:一,習堅信須‘紅色基因’統治江山 ,正如大陸學者說的,今後大權不能再落入類似江澤民、胡錦濤等技術官僚之手,必須紅二、三代接棒。但人選還須物色培養,需更多時間,使習必須延任。二,內部情勢所逼,反腐得罪太多權貴、元老,兇險遠甚於外界所知。與其讓反對勢力等習五年後下台再翻盤,不如索性延任,斷了那些人希望,取得永久政治勝利。包括王岐山復出新膺重任,‘習王體制’延任,再經若干年改造肅清後,才能放心交棒。三,習自認‘兩個一百年’‘中國夢’民族偉大復興,包括一帶一路,甚至統一台灣等雄圖,都須親自掌權才能完成,否則會走上西方政體‘人去政息’危機。”“四,有人猜習想學蔣經國,集權終身,再逐步‘扶持’中國走向民主化。但對照習曾感嘆前蘇共崩潰‘竟無一人是男兒’,中共也常鄙夷台灣民主,這種想法幾乎是癡心妄想。習更可能成普亭、李光耀的綜合體。”

台灣《聯合報》的社論稱:“大陸這次修憲,外界焦點集中在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為習近平的延任鋪路。事實上,習近平的修憲配套工程,旨在將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訂頒的憲法,打造成一部充滿習近平特色的憲法:經濟上維持鄧小平改革開放路線,政治上則師法毛澤東,集中權力、鞏固領導。”“習近平擴權及延任的消息傳出後,西方媒體對此多所批評,認為過去西方國家研判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能為其內部帶來更多民主自由,如今證明完全是誤判。而不可否認的是,習近平之所以敢反其道而行,無非是近十幾年來西方民主制度弊端叢生,在面對社會變遷、族群融和、科技興起、邊界模糊等變化時,徒有老套的道德呼籲,卻缺乏進步、有效的因應,導致民粹逆流橫生。歐洲疑歐聲浪四起,川普自棄美國的領導責任,在在都反映了民主的無力與失落。這些,不都是推使習近平走向集權的大浪潮?”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社論稱:“習近平並非孤例。縱觀世界各國,無論政體,不少國家都出現了性質和程度不一的政治強人。這一趨勢反襯了西方自由民主體制全球影響力的式微,以及對其所主導的經濟全球化的政治反動。後冷戰的世界格局,或將走向新的巨變。”“以民主方式制度化的權力和平轉移,在冷戰中期逐漸蔚為世界政治主流。這一現象被學界形容為‘第三波民主化’,從1974年的葡萄牙康乃馨革命,逐漸擴散到南美洲和東亞,在1989年的東歐達到高潮,瓦解了蘇聯的專制政治,並隨之席捲沙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諸國。”“但是,這一趨勢卻在進入21世紀後發生逆轉,開始出現強人政治的苗頭。首先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同時,西方國家內部也出現民主疲憊現象,美國選出帶有強人色彩的特朗普總統,西歐國家投票率下降,左右極端主義政黨冒起,都反映自由主義所主導的國際格局,正面臨劇烈變革的危機。雖然中國政府一再強調不挑戰既有的國際秩序,也不準備輸出所謂的‘中國模式’,但其一黨專政下的經濟發展成就,有可能成為其他新興國家參考或模仿的對象。如今進一步打開領導人終身制的大門,對中國自身和國際社會無疑將產生巨大影響;至於是什麼影響,恐怕還需一段時間觀察。”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