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被逼抵抗”

發表時間:

5月8日晚,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正式在法國南方海濱城市拉開帷幕。法國各全國性大報8日均從不同角度報道這次每年一度的電影盛會。《解放報》針對多名參賽電影導演都因政治原因而無法前來的事實,利用文字遊戲,將這次電影節稱作是被逼抵抗的電影節。

廣告

《解放報》相關報道特別介紹了伊朗、俄羅斯、土耳其、泰國和肯尼亞五國電影人與政權的種種禁令抗爭的努力,並採訪電影節一名負責人Thierry Frémaux, 梳理國際電影節背後圍繞參賽影片遴選工程中的各種討價還價,而這一切也都使得戛納電影節不乏政治色彩。俄羅斯和伊朗兩部有望獲獎的影片的導演均因本國執政當局的阻撓而不能與會。那麼中國的情況如何呢?Thierry Frémaux,表示,電影節與中國駐法大使館有着良好關係,每年去中國的時候也沒有遇到問題,電影節可以放映自己想放映的影片。但是,這是在國外放映,所以當局對此不是很在意。Thierry Frémaux以姜文的影片《鬼子來了》參加2000年戛納電影節為例指出,這部電影得以在電影節上放映,但姜文卻被當局禁止在國內拍片,這部影片也在中國國內禁演。此後禁令解除,姜文得以重操演員舊業,並拍攝了一些商業片。中國政府如今雖然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鉗制電影人的選擇,也聽任各種電影作品在國外發行,但禁止某些電影在國內放映。Thierry Frémaux認為,如俄羅斯電影人一樣,中國電影人也可以來戛納電影節爭奪獎項,但在國內影壇,作品則遭遇封殺。電影人與審查機關的博弈是常態。電影節代表遴選影片時,中國方面的負責人常常說他們沒有選對好影片,但電影節代表在中國官方提供影片中從未發現有價值的作品。

《十字架報》也將第71節戛納國際電影節作為頭版主題,但側重女性主題,指出,在本屆電影節參賽的21名電影導演中只有三位是女性,由此重新引出國家是否應當出台配額政策來支持女性電影人的討論。

本屆電影節也是好萊塢著名製片人韋恩斯坦事件引發全球反性騷擾女權運動波瀾後的第一屆戛納電影節。韋恩斯坦30年來首次不會在電影節上露面,但《巴黎人報》注意到,圍繞韋恩斯坦而起的演藝界性騷擾醜聞的陰影仍然難以散去,但電影節試圖擺脫相關的困擾。此前金球獎的黑衣以及凱撒獎上的白絲帶所代表的明確的立場宣示可能不會在戛納電影節上出現。雖然本屆電影節評委主席選擇了在女權運動中十分活躍的澳大利亞女演員凱特•布蘭切特,預計她會在電影節期間就女性權益表達立場,但電影節負責人顯然不會就此話題發表評論。女性主題雖然不會缺席本屆電影節,但討論只是在圓桌會議或其他機構的活動中進行。

關於中國,《費加羅報》駐京記者在該報電子版發表文章,關注四川兩河口水壩修建計畫,對藏區生活的影響。這座自2014年開工的水壩是世界第三高水壩,完工後將高達295米,幾乎可與巴黎埃菲爾鐵塔比高。這項工程將徹底改變這一地區的面貌,多個山谷將被水淹沒,許多村落以及藏人寺廟也將不復存在。我們也許可以在明天的節目中向大家介紹這篇文章的更詳細內容。

另外,《回聲報》電子版今天也報道了中國政府要求美國聯合航空及美國航空將台灣稱謂標註改為“中國,台灣”事件以及美國政府的回應。報道指出,美國稱北京的要求是“奧維爾式的胡言亂語”在本已緊張的中美關係中引發一種意想不到的波瀾。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