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東歐

李克強聯歐抗美屬徒勞王毅還怕背後中歐洲冷槍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中美貿易戰開打之後訪問歐洲,外界自然對中國能否聯歐抗美充滿了憧憬,然而早前路透社報道,王毅之前訪問歐洲提出有關建議時,已經遭到婉拒。聯歐抗美未竟全功之餘,外長王毅在奧地利訪問時還補上一句“中國站在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前沿,不希望背後有人打冷槍”,背後是誰,南華早報7日的報道則直指是歐洲,明報8日的社評更認為在中美之戰中,歐洲能保持中立已屬難得,寄望其與中國聯手,乃不切實際的幻想。

李克強7月7日到訪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
李克強7月7日到訪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 REUTERS/Stoyan Nenov
廣告

南華早報引述接近中歐關係的消息人士說,上個月中國與歐盟的高層對話時,並沒有一如過去敦促歐盟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據了解,一旦中國享有這個地位,它的貿易夥伴今後將更難向中國實施反傾銷關稅。

消息人士指,中國與歐盟雙方同意設立工作小組改組世界貿易組織,以抗衡美國的單邊主義。

對中國試圖聯歐抗美一事,明報以《親疏有別首鼠兩端 聯歐抗美緣木求魚》為題的社評指出,李克強訪歐,中歐或將聯手抗美的揣測四起。但是,北京必須清醒地認識,中美貿易戰與歐美貿易戰性質不同,前者是制度之爭,後者則純屬兄弟糾紛。在大三角關係中,中美關係與歐美關係不可相提並論,在中美之戰中,歐洲能保持中立已屬難得,寄望其與中國聯手,乃不切實際的幻想。社評又說,王毅的“不希望背後有人放冷槍”之說,並非無的放矢。

社評又指,中歐雖然互為最重要的貿易夥伴,而且中國在歐洲投資近1640億美元,而同期中國在美國的投資額僅為1030億美元,但歐盟對中國似乎並不假辭色,經常指摘中國市場限制外資,令歐洲公司進入中國困難重重,中國本地公司則通常獲得政府財政補貼或簡化手續的優惠,中國大型政府合約常常落入中資公司之手。

不但如此,歐洲又抱怨一些擁有知名品牌和先進技術的公司,在獲准進入中國時被迫要分享自身的專利技術。中國歐盟商會與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公司日前公布的年度報告稱,在受訪的532家在華歐洲公司中,有43%認為“中國製造2025”等產業政策主要是偏幫中國企業,46%的受訪公司稱計畫今年削減在華投資,較去年增長8個百分點,達到歷史新高。明報的社評說,歐洲商界對中國的態度,比美國商界更加嚴苛。

社評最後指出,歐美雙方雖有各種各樣的利益糾紛與矛盾,但從歷史和現實看,雙方既有盎格魯撒克遜的血脈淵源,又有近似的天主教基督教文化背景,加上共同的民主自由價值觀,經濟上有二戰後馬歇爾計畫發展而來的經合組織,軍事上則有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政治上有七大工業國定期會晤機制,可以說千絲萬縷,同聲同氣,即使曾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但仍可笑泯恩仇。所以,企圖利用歐美暫時的貿易糾紛,拉攏歐盟來對抗美國,根本是緣木求魚,不切實際。因此,既要努力爭取歐盟支持,又要慎防其首鼠兩端,背後放冷槍,王毅的警告可謂及時。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