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社會

文匯報前副總程翔出書《香港六七暴動始末》以免歷史被歪曲

由左派工會響應大陸文革而發動、並造成51死逾800人傷的香港1967年大暴動,今天在回歸中共一黨專政的中國之後,歷史真相已在“勝利者”的改編下,漸漸失焦,例如策畫大暴動的“香港各界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主任楊光,居然獲得時任特首的董建華頒發最高榮譽的“大紫荊花勳章”、在暴動中被捕入獄的學生鬥爭代表人物曾德成也被委任政府民政局局長。

六七暴動已經過去五十年
六七暴動已經過去五十年 網絡配圖
廣告

為免歷史被歪曲被漂白,香港文匯報前副總編輯程翔14日發表新書《香港六七暴動始末   解讀吳荻舟》。

此書以長期領導中共在香港地下黨的吳荻舟的遺稿《六七筆記》,再配合其他已曝光資料,從而整理出六七暴動前因後果。程翔認為,六七暴動是香港首次身分認同的凝固,歷史意義重大,而近年有人修改歷史,但他不欲歷史被漂白,故出書記錄。

程翔原是香港文匯報副總編輯,在1989年六四之後,因與中共立場相左,與當時的文匯報社長李子誦,以及董事金堯如退出文匯報,並以社論開天窗的形式抗議中共殺害天安門爭取民主的學生和工人。2005年8月,新華社指當時任職新加坡海峽時報的程翔,因為充當台灣間諜而被捕以及判刑,2008年2月獲釋。

程翔的《香港六七暴動始末   解讀吳荻舟》一共有3部分,分別探討有關六七暴動的問題和來龍去脈、解讀吳荻舟《六七筆記》,以及附有吳荻舟遺文。程翔認為,六七暴動的觸發點三成屬本港社會的內部因素,即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官民矛盾,另七成屬外來因素,即文化大革命。他又指出,六七暴動是本港首次身分認同(sense of identity)的凝固,大批市民為同一事件上街,第二次是八九六四天安門事件,佔領運動則是第三次;故六七暴動歷史意義重大,但近年有人從不同途徑修改歷史,企圖模糊事件。程翔表示,不想歷史被漂白,故出書記錄事件,盼讀者了解歷史真相。

程翔又指出,除了政治損失,吳荻丹的遺稿亦提及六七暴動對中國經濟帶來的損失,如中國在香港的銀行系統受到提款潮衝擊、中國累積外彙工作及外貿大受影響等。他又指出,六七暴動多次險觸發戰爭,幸“天佑香港”,例如毛澤東在極端思想下決定不改變香港;來自廣州的兩派紅衛兵因內訌,致支援本港鬥爭的工作未能成事等,令本港避過一劫。

吳荻舟1954至1957年間領導香港地下黨,1967年暴動時,擔任國務院外事辦公室港澳組副組長。暴動期間他阻止華潤總經理訂購8400把砍蔗刀由內地運抵香港,更因此與造反派意見不合,經歷13年的政治審查,至1979年才獲平反。其女兒吳輝早年整理他生前的日記,並出書公開。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