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上周在新加坡第51屆東盟外長會議期間批美國把大規模“戰略性武器”頻繁開進南海地區,對區域安全構成威脅和壓力,才是導致該地區“軍事化”的最大推手。王毅還說,面對不斷增強的軍事威脅和壓力,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當然要履行“自保權”和“自衛權”,構建防禦性設施。
據中央社報道,越南《首都安寧報》8月6日針對王毅的上述說法指出,以近些年的南海局勢來看,王毅的說詞與中國在南海採取的行動是自相矛盾的。
該報導稱,近年來中國不顧國際社會反對,不斷加強在南海的強勢。2013-2016年期間,中國將南沙7個島礁建成人工島,大幅擴大了島礁面積,其中包括在赤瓜、美濟和渚碧3島興建飛機跑道,這是中國在南海“填海工程”的第一步。接着,中國在西沙和南沙兩個群島採取軍事化行動,包括在西沙永興島部署防空飛彈、軍機起降訓練,並陸續在南沙部署電戰設備等。從中國在南海所部署的武器和設備系統來看,中方可能在此設立防空識別區。
越南《首都安寧報》引述學者指出,中國在南海的強勢行動,已改變了此一海域的戰略局勢。中國目前只剩下人力部署步驟,一旦掌控(南海)後,中國可能將向南方和西大洋區域繼續擴大影響力。中國的長期策略意圖顯然是“獨佔南海、擴大影響力,掌控太平洋與印度洋”,而不只是王毅所說的“因應當前來自其他大國在南海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