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兩岸融合創意推手盧麗安傳奇

發表時間:

亞洲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內容是:兩岸融合創意推手盧麗安傳奇。中共十九大台籍代表盧麗安,是在台灣高雄土生土長的精英。

亞洲周刊相關一期封面
亞洲周刊相關一期封面 亞洲周刊圖
廣告

盧麗安畢業於高雄女中、政治大學,並在英國取得英國文學碩士與博士學位,於一九九七年與丈夫沉一帆到上海復旦大學任教,二零一六年成為中共黨員。她指出,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獨立判斷作出的決定,不是被名利誘惑,而是為中華民族命運作出承擔。盧麗安成為兩岸關係的創意推手,讓「統一」能夠變成「融一」,以和平民主共同發展方式,讓兩岸「融而為一」。

盧麗安當時是如何回中國大陸就業的呢?

盧麗安表示,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台灣居民可以回大陸工作生活。她是直接從英國以留學生返國服務身份回來的,當初根本沒有機會辦台胞證。由於她和丈夫明確是「定居工作」,並且說明工作待遇薪資一切比照大陸同胞,不要求特殊待遇,要求平等待遇。所以,他們返國定居工作的申請就從中國駐英領館,轉到北京的當時的國家人事部,該部門再會同國家教委、外交部來研商;同時,一旦明確工作單位之後,學校又協同公安部門為他們辦理相關的入籍與入職生活相關手續。

盧麗安家族是什麼背景呢?

盧麗安的祖父是日據時代日本京都帝國大學農學院畢業,曾短暫擔任過原屏東農業職業學校(現屏東科技大學前身)的校長;外公也曾留學日本,雖是台灣人,但喜歡聽京戲。她生長於偏鄉小鎮,父親是醫師。她的丈夫是生於台灣的外省人第二代,留英博士,目前在上海復旦大學計算機學系當教授。

對於促進兩岸交流,在大陸的台灣精英提出過哪些建議?

最近十五年來,包括盧麗安在內的上海台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市台聯理事們,己經做了一百多個提案,從教育改善出發,到台胞在滬的發展需求,在各種管道平台(領導調研、參政議政、論壇會議、座談聯誼等等活動)大力疾呼提高在陸台胞就業工作發展生活的便利性與融合度。今年二月二十八日,大陸頒布「惠台三十一條」之後,廈門、上海、福建省、寧波、天津、北京等縣市相應舉措相繼出台。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亞洲周刊還有哪些其他重要內容嗎?

本期亞洲周刊還報道:以色列截停前往加沙聲援巴勒斯坦人的船隻,扣留船上民眾,包括三十年來經常到難民營醫治巴人的醫生洪瑞釵,她在馬來西亞出生、新加坡成長,後生活在英國,與人權律師丈夫邱甲祥參與救治巴難民。她在難民營服務時死裡逃生。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