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米兔 21世紀女性社會運動的代名詞

發表時間:

周日上市的法國報紙頭版關注新聞各不相同。《費加羅報》關注巴黎市政府在辦公樓內將給無家可歸者提供床位。《世界報》關注席一年來卷全球的米兔運動。

米兔運動喚醒良知
米兔運動喚醒良知 © CC0 Pixabay/surdumihail
廣告

巴黎市政府向無家可歸者敞開大門

《費加羅報》頭版關注屬於左派的巴黎市長伊達爾戈宣布從11月底將收留50到100名無家可歸的女性,巴黎其它區的政府辦公樓也將推出同樣的措施。女市長伊達爾戈說,現在缺少將近3000個緊急接待床位,她呼籲在巴黎市區的企業也進行收留無家可歸者行動,為3035名滯留在首都的流浪街頭的人提供幫助。而且,巴黎政府考慮在未來幾年內建設相應的救助住宅。

席捲全球的米兔運動 捍衛女權

一年前,爆出好萊塢重要製片人韋恩斯坦性侵醜聞事件,隨後在網絡出現女性控訴遭受性騷擾的新聞#MeToo(米兔、我也是)標籤,開始大量流傳。《世界報》周末頭版刊登長篇分析文章指出,遭受性侵個案一年來發展成席捲全球規模廣泛,觸及社會不同階層的捍衛女權運動,讓世人意識到受到性侵的危害,鼓勵受害人傾訴揭露,幫助性侵受害者進行心靈癒合,米兔代表21世紀的女性社會運動。

《世界報》文章指出,其實米兔這一口號早在2006年開始出現,一名名叫塔拉納·伯克(Tarana Burke)美籍非洲裔女權運動者,率先使用“me too”(我也是)進行反性侵運動。伯克一定沒有想到10年後,在米兔的標籤的鼓勵下聚集成千上萬的女性,傾訴她們的遭遇。

韋恩斯坦性侵醜聞事件去年10月5日首先在紐約時報上曝光,隨後美國女演員艾莉莎·米蘭諾(Alyssa Milano)在推特上用這標籤向性侵犯受害者發出聲援後,廣為流傳。僅在2017年10月和12月之間,這個米兔標籤推特和臉書上被使用了超過六百萬次。 通過臉書,推特和社交媒體簽名的受害者主要是女性,他們遍布全世界,不僅僅是在好萊塢,無論社會地位高低,都有受害者。

文章指出需要面對的是米兔性侵展示非常現實的社會悲劇,相關的社交媒體交談從美洲,到歐洲一直到日本,韓國和中國。有關專家指出,在幾個星期的時間內米兔成為21世紀的女性運動的代名詞,在不到3個月到時間內,聚集成千上萬的推特。一年來在“給你的豬稱呼”的標籤下就累計有93萬條推文,“米兔”標籤下有1720萬條推文。

《華盛頓郵報》引述科恩(Michael Cohen)教授分析指出,米兔運動會長時間存在,是個社會運動,在民眾的眼中,那些受害者的知名度遠遠超過那些施暴人,如那些好萊塢女星勇敢控訴自己的遭遇。當然,米兔這個社會運動沒有領袖,也沒有一個代表性面孔。雖然在社交網絡上傾訴也會受到言語攻擊,但是,女性認為選擇在推特等社交媒體上傾訴相對更加安全。

文章總結到,一年來米兔運動讓社會輿論出現變化,喚醒良知,也於今年1月在紐約舉行相關的大遊行,在阿根廷女性要求通過保護墮胎法律等。米兔運動讓眾人看到,女性在政界,企業界,教育界甚至在家庭中都會受到性侵。米兔運動的意義是讓眾人重新考慮男性與女性的關係。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