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政治/經濟

環時承認官僚形式主義腐蝕了人民對經濟的信心

環球時報英文網日前發表評論,承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與社會缺乏信心的互動,已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如果政府不及時制止,這樣子的經濟加上公眾輿論的互動,可能演變成為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評論並且認為,官僚和形式主義是腐蝕人民對經濟信心的最大主因,建議政府應予以儘快消滅。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資料圖片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資料圖片 DR網絡圖片
廣告

評論指出,國家統計局上周五發表的數據,較預期更壞,尤其是消費品零售數字與去年11月同比只上升了8.1%,這是一個較低的升幅。它說,經濟下行的壓力似乎正在增加中,但有些人的悲觀看法,較真實情況更嚴重。有些人甚至宣稱中國的經濟只不過上升了百分之1多一點,有人甚至認為已經出現負增長。這樣的評論不但把國家統計局的努力一把推倒,而且還與國際分析毫不吻合。

評論說,唱衰中國已經在中國的互聯網上蔓延,而且還頗有市場。這反映了社會悲觀的情緒,包括對國家當局形容目前經濟狀況的不滿。這種情緒值得關注。

環時說,中國經濟確實面對一些困難,有些是經濟轉型是出現的暫時性問題,有些則受到國際環境的影響。但把這些問題混為一談是草率的。官員們和學者以及傳媒應該客觀地描述中國的問題,以一種沉着的心態來分析經濟。

環時又說,政府應該信任大眾的理性,不應該害怕向社會公布負面的信息,學者們和傳媒也應該尊重事實數據,懷着一個遠大的眼光。它說,中國的經濟在2019年面對的困難將比今年更多,但經濟基本並不會出現不尋常的變動。用來平穩經濟增長的措施已經開始實施,而包括各類風險的預警亦已經發出,包括金融、人民的生活以及大眾的情緒。

環時指出,要啟動新的經濟增長根源並不容易,但中國的經濟目前顯然並非處於懸崖邊緣,很多風險已經透過結構性的調整而被移除。在當今互聯網的年代,壞消息傳得很快,如果有公司裁減員工或減薪,消息很多就會被誇大,方向迷失源於非專業性的價值定位。

儘管經濟範疇上沒有百分之百的肯定性,中國經濟的可預測性,仍然是世界主要經濟體系中最高者。

環時說,中國現在的問題並非是經濟本身,而是官僚與形式主義扮演的笨拙角色,腐蝕了社會的信心。因此,消除他們恐怕是國家首要的工作。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