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美國/政治/貿易

中美談判深水區: 如何確保美技術不被強迫轉移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美就貿易糾紛在北京舉行的新一輪談判,已經過了議程繁重的兩天,談判最棘手的問題,顯然是美方如何得到中國的保證,美在華的企業得以避免遭到中方強迫性的技術轉移。

圖為中美貿易戰圖片
圖為中美貿易戰圖片 網絡照片
廣告

紐約時報發自北京的報道,內容大致與華爾街日報相同。紐時引述美國官員和商界人士說,中國過去一直都能狡脫它的承諾,白宮的鷹派認為,北京的保證過於模糊,很難令人覺得有任何的進展。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學者肯尼迪說,北京的做法等同“稍微調整了中國的外交經濟政策,但一點也談不上是美國或其他國家所希望的自由化一大步”。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指,雙方已經就貿易若干議題收窄了分析,特別在中方採購美國貨物和服務的環節,中方並且同意擴大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但距離雙方達成協議,仍有一段距離。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指,雙方的談判仍存有分析,而特朗普政府內部也有分歧。其中一大挑戰就是如何確保北京落實其承諾,使得美國企業不被強迫轉移技術。美國貿易代表署已經諮詢國內業界和智囊的意見,如果要求北京落實執法。

而特朗普政府內部則為了到底要中國購買多少農產品、能源產品以及擴大美國證券、銀行和保險業進軍大陸市場而產生分歧。美國財長姆努欽說過,中國已經承諾購買美國1.2萬億美元的貨品和服務,但他沒有給予一個時間表。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在此同時,統籌美國談判團的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則調低中國對美國購買規模的可能性。他所關注的,反而是結構性的問題,例如中國對本地企業的津貼以及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他正考慮多個方法確保北京兌現它的承諾,這些方法包括只有當中國履新它的承諾時,美國才會取消去年開始對2000億美元中國貨品實施的10%關稅;另一個選擇就是取消若干關稅,但一旦若中國未能履行承諾,美國保留再度徵收關稅的權力。

報道引述美國資訊技術工業委員會的副會長科爾默(Josh Kallmer)說,中國對外國投資所建議的一項新法,或可作為“改變現有相關對技術轉移的政策和做法的一個基礎”。北京最近公布一項草議法例,答允解決一些外國企業的抱怨,包括中國偏幫本地公司的政策和做法。

但美國國會一個審視美中關係的委員會成員衛塞爾(Michael Wessel)說,仍要需要“具體的承諾,加上一個賞罰性的計算機制,才可保證協議得以成功落實”。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