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微言微語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發表時間:

一月十四號,中國總理李克強在京主持國務院第二次全體會議和稍後的國務院黨組會議時,兩次提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暗示2019年政府要準備過苦日子。

12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紀念改革40周年大會上。
12月1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紀念改革40周年大會上。 路透社
廣告

一個網名為數據剖析站的自媒體作者老蠻披露了一組數據,可對經濟下行的程度提供直觀感受,作者發帖說:看了一下海關總署剛發的全年貨物貿易數據,結合11月份服務貿易數據,2018年全年服務貿易加貨物貿易的全口徑貿易順差應該是500億美元左右,一路退回到2004年的水平,也就是剛剛加入世貿組織時期的水平。對比2015年的數據,3年縮減了87%。

近日,一位叫陳天庸的54歲民營企業家在去國的飛機上寫下一篇長文,題為《我為什麼離開中國》,文章在社交平台發布後引發廣泛關注,文章就當下中國政治,社會,經濟的弊端直言不諱暢所欲言,堪稱一篇坦誠的臨別諍言。

文章這樣寫道:“今天我選擇離開中國,到歐洲居留一段時間,順便拿一張永久通行證。許多朋友問我為何作此選擇,現在我在飛機上,再用手機寫幾行字,作為回復,也算臨別感言。事關國運的首要問題還是經濟。經濟事關每一個人福祉,惰政、蠢政與惡政的不良後果,最終會通過經濟問題顯現出來。 我為什麼離開中國?

1、中國外資正以整個產業鏈相關企業群體外遷的規模逃離。

2、內資企業有條件的也在設法外遷。企業從謀畫遷移到實際搬遷,至少需兩三年,因此2019 年起的今後三年,企業外遷潮會一年比一年猛,其後果將比目前能預想到的更嚴重。

3、美方關稅制裁尚未大規模實施,目前並未真正導致中國企業外銷成本大幅上升。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產業外遷的原因並非只是貿易戰。導致企業外遷是因為中國的綜合成本過高,首先是制度成本高,加上中國民族民粹主義泛濫,導致外企對中國未來預期不佳,安全感喪失。

6、製造業搬遷是件傷筋動骨的事,因此產業一旦轉移就不可能回來, 再加上內資私營企業也已開始大量停產倒閉,今後三五年內,產業外遷將導致中國增加上億失業人口。大批青壯農民工與城裡出生的農二代,有城留不下,有村回不去…

8、中國經濟能否搞好?取決於2019年中國能不能發生顛覆性的制度改變,大幅降低民營企業綜合成本。

12、總結民企老闆面臨的外部困難,約20%來自重稅,20%來自干預用工自由的勞動法與社保負擔,還有 60% 左右,來自於官員以檢查、整頓、罰款、責令整改、環評標準過高、強制限產、責令停業、拆違、趕人、限制經營範圍、 限制外來人口子女入學、購房等等各種限制與折騰帶來的麻煩。

稅收與社保雖不合理,但只要規則清晰,企業還有個明確預期,可以部分規避或提前分散風險。唯有隨心所欲的權力之手干預企業經營,以及以執法為名的尋租滋事,如蒼蠅防不勝防,最令企業經營者心力交瘁。

14、對民企管束太多,當前中國民企外有東南亞印度等勞動力成本低廉的競爭對手,內有行政干預和盤剝,老闆累死累活只是為房東和員工打工,不堪重負之下企業只有關門大吉。即使沒有貿易戰,企業下滑的勢頭也難以改變。

15、外資企業與外來訂單必將大量轉移到他國,中國的製造業實際產出將在今後五年內萎縮近半。

16、有人認為憑中國內需市場也可以大體維持現有經濟規模, 這是無知。設想一個村裡沒了外出打工收入,各戶將只能自耕自織自給自足,結果必是百業凋敝。 中國經濟目前年 80 多萬億人民幣的 GDP,約一半是靠每年 2 萬多億美元的外貿收入直接與間接拉動的。 沒有外貿收入,中國有效內需也將大幅減少。如果閉關鎖國,中國會逐漸退化回到小農經濟,經濟大幅度萎縮,社會退步,被世界文明社會拋棄。

24、當前 5600 萬退伍軍人已成維穩對象,此前他們曾是維穩者。3000 多萬事業編製人員將是第二批被維穩對象,財政已無力長期供養他們,但他們中許多人已喪失自食其力的能力。

25、中國資源貧乏人口老化,歷年各種社會矛盾不斷累積,社會原子化,缺乏士紳階層,缺乏宗教信仰,社會一旦出點毛病,就會如同負載過重的大貨車坡道後滑,卻沒有剎車。
26、經濟下滑,受影響最大的是中產階層,商人成為食物鏈的終端食物。影視明星平時粉絲無數,面對關門打狗式的查稅清算,噤若寒蟬束手無策。若輪到你我,誰比影視明星更有自保能力?”

作者在文章的結尾說:“仍放不下家國情懷,倏忽間我已年過半百,世界還有多少未知值得探索,遠方有多少風景值得擁抱。造物主創造我們,是為了讓我們享受生命、愛與安寧,不是為了讓我們互相仇視、怨恨、互害。如果你在故國不能舒心如意,只能嘗試去遷徙,去尋找,人類的歷史就是遷徙史,天涯何處無芳草。 ”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