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公民論壇

潘永忠:中國民運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歷史使命

發表時間:

1978年的“北京之春”在中國開啟了一場倡導自由、民主、人權、憲政的政治運動,被稱為“中國民主運動”。隨着1989、天安門“八九民運”受到打壓,許多民運領袖流亡海外,形成了一股海外民運力量,這股力量一直堅持不懈地繼續着爭取人權、民主的鬥爭,在捍衛中國人權領域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

民主中國陣線、荷蘭民陣組織織、獨立中文筆會及維權人士在荷蘭海牙聚會
民主中國陣線、荷蘭民陣組織織、獨立中文筆會及維權人士在荷蘭海牙聚會 獨立中文筆會
廣告

2018年歲末,活躍在歐洲和美國的海外民運人士齊聚荷蘭海牙,回顧中國民運的昨天與今天,並討論了未來的發展方向。華盛頓也舉辦了中國民主運動海外聯席會議。出席了這些會議的民主中國陣線召集人、獨立中文筆會副秘書長潘永忠先生接受了本台的採訪。

法廣:首先請談談海外民運組織的現狀。中國海外民運是否處於寒冬?

潘永忠: 我就不說現況了,因為這是一項中國社會的改造事業,艱難困苦是一定的,狀況不理想也是一定的,民主運動不成功,便始終處在寒冬臘月。人類歷史上,最難之事,就是改變社會的政治制度,自古以來就是腦袋落地的殺身之事。說起來挺悲壯的。

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中國海外民運有什麼進步與積極意義?會好說很多,情緒也會不一樣。

從人類歷史上來看,社會的發展,就是不斷挑戰統治者的歷史,每一次的社會變革和革命,或者說發展和進步,從來就離不開每個時期的社會精英,他們對國家執政制度提出的探索與變革主題,貫穿於人類社會歷史。

人類社會要前進,要發展,就一定存在對國家治理(或者稱統治者)的批評與挑戰,歷史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存在着保守與開放,衰落與發展,守舊與變革等,以至帶來了鎮壓、革命與動蕩現象。比如:西周時期「宗法制」被挑戰,「天子失德」,諸侯便不來朝見,周王朝逐漸衰落。春秋戰國時代的「變法」,挑戰貴族世襲勢力,實行「軍功授爵」和「唯才是舉」等。明朝時期有東林黨,「諷議朝政,裁量人物」,提出一些有利於國家改革時政的建議。

倘若沒有這樣的抗爭、追求與變革,今天的人類豈不是依然處在原始社會或奴隸社會?

歷史賦予當代中國社會變革運動的符號,稱之為:中國民主運動,所以這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歷史使命。

法廣:有人對海外民運組織的作用提出質疑,認為海外民運工作普遍呈弱勢,在推動中國民主進程中,作用不大。您對此持怎樣的看法?

潘永忠:我不這樣認為:相反的認為海外民運作用很大,暫時承擔著推動中國民主事業的主要任務,從幾個方面來說明。

1、普及了對民主與人權的認知。

1979年魏京生提出「第五個現代化」,即「政治民主現代化」,引起中國社會很大的震動。因為在這之前,一提起民主,人們的認識普遍還局限於孫中山的民主革命,及毛澤東的新民主革命,而把西方的民主國家,說成是腐朽沒落的資本主義國家。很少有人意識到中國缺失的是民主、自由與人權。海外是宣傳民主理論的最大基地,上世紀90年代初期,胡平與《中國之春》(後來改為《北京之春》)受到海外年輕人的普遍歡迎。在宣傳與傳播民主理論方面,是毋庸置疑的,現如今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觀已深入人心。

舉個例子說,21世紀初,胡溫時期的《憲法》修改,就把人文主義思想,人權精神放進了憲法,這就是海外民主浪潮的壓力所帶來的結果。

2、是監督與制約中國集權政府唯一的力量。

我們時常說:一個健康的政權,必須要對其進行監督與制約。作為民主國家對政府的監督與制約,是通過議會、反對黨、民間社團、新聞媒體等專業性機制來實現與落實的。在中國根本不存在這樣的監督與制約機制,而眼下的國際社會、民主國家對強橫專制的中共政權也是三緘其口,海外民運再不做誰來做?海外民運再不發聲誰來發聲?這是惟一一群力量微小、完全業餘的抗衡力量。

3、民運隊伍在壯大與發展。

90年代初,我們還是民運中的年輕人,現在已經成了民運老人了,這次在美國看到許多年輕人進入了民運隊伍,這就是一種進步,這就是發展。

法廣:您認為,海外民運組織面臨的最大障礙是什麼?

潘永忠:海外民運工作確實十分艱辛,沒有資源,沒有地位,沒有選民,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事業。對中國民運來說,外部條件與客觀條件都十分差,這是毋庸置疑的。當人們選擇了這條路,心理上就得有很大勇氣和準備。

問題是,現實中,最大的障礙還是來自於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準備好對付來自外界的一系列壓力、打擊與折磨。中國政府針對中國民主運動,及針對海外民運組織,採取所有的行動與措施,萬變不離其宗,都是以摧毀民運人士的身心,打擊民運人士的意志為出發點的。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哀莫大於心死,擊倒一個人的往往不是外在的力量,而是自己的內心。」民運界出現一些亂象,一些朋友的身心、意志被擊垮了。

偉大的胸懷不是上帝給的,也不是與生俱來,需要讀書學習,需要自身修養。對民運人士來說,我們只能用笑臉去面對坎坷與艱辛的事業,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民運路途中的不幸與悲壯。

法廣:2019年將是中國歷史上幾大民主運動的重要年份:“五四運動”迎來100周年、“七九民運”度過了40個春秋,也恰逢“八九民運”30周年。幾個重大事件重要年份的巧合為今年增加了特殊的意義。在這樣一個重要的年份,海外民運組織在推動中國民運方面有什麼具體打算?

潘永忠:1、為了不被忘卻,為了繼續努力。魯迅有篇文章叫《為了忘卻的紀念》,紀念就是為了杜絕忘卻與遺忘。我們獨立中文筆會眼下在會長的帶領下,就在採訪與編輯“六四事件”30周年訪問錄。李恆青告訴我:這件事你們做的很好,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知道“六四事件”是怎麼一回事了?這就是現實意義。

2、敲響讓整個社會驚醒的大鐘。人們可以一時忘卻,不能永遠地失憶,中國政治改革之路,從“文革”結束以來,一直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問題與矛盾,今年紀念活動的目的,我的理解與認知,用一句話來說明,讓歷史的鐘聲在黑幕中驚醒世人:醒來吧,中國人!讓我們共同去追求原本屬於人民的自由民主人權!

3、相信各國各民運團體都會舉行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我們今年也會舉辦,現在仍處於醞釀中,尚無詳細計畫,我們一定會與法廣朋友及時溝通,及時傳播到世界各地。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