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中越戰爭40年祭改寫東南亞權力格局

發表時間:

亞洲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專題是:中越戰爭40年祭改寫東南亞權力格局。

中越戰爭40年祭改寫東南亞權力格局
中越戰爭40年祭改寫東南亞權力格局 亞洲周刊
廣告

亞洲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專題是:中越戰爭40年祭改寫東南亞權力格局。中越之戰四十周年,回眸這場僅一個月的戰爭,它扭轉了東南亞的權力格局,也開啟了中國與美國的蜜月期。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北京借懲越之戰,向美國立下「投名狀」,打擊獲蘇聯扶持的越南,圍魏救趙,使越南無法吞併柬老兩國,粉碎河內意圖成為中南半島霸主的野心。這也使美國資金、技術進入中國,改變中國發展軌跡。但如今美國卻扶植越南,以制衡中國,折射歷史的弔詭。
這場中越戰爭對兩國帶來哪些啟示嗎?
中越戰爭四十周年,中共與越共曾並肩擊退法國殖民者與美國等大國,但最後因國家利益而反目開戰。大型戰爭雖短,但小型邊境戰爭卻持續近十年,讓兩國邊境人民都深受其苦,最後握手言和,飽含歷史諷刺。

這場戰爭對老百姓產生哪些影響呢?
中越邊境的村民還須面對中越戰爭留下的大片雷區。千奇百怪的各種地雷放置容易,清除卻萬難,而且多到不可計數。對村民而言,中越戰爭的這一後果就是他們痛苦的「漫漫長夜」。特別悲慘的是雲南富寧縣四面環山的沙仁寨,漫山遍野都是戰爭時埋下的地雷,從事和平勞動的村民不斷因觸雷受傷致殘,據當時記者採訪和統計,全村八十七個成年人,僅有七十八條腿,說明致殘者中好些人失去的是雙腿。

中越戰爭對越南造成哪些衝擊呢?
中國的作戰態度是以奇襲方式進行,因此在一個月內達到戰略目的,便鳴金收兵,及後卻演變成為長達十一年的軍事衝突,在一九八四年更有爭奪老山、者陰山的大規模衝突,越南則因為多線作戰,要維持龐大的陸軍,在一九七五至一九八六年總書記黎筍逝世期間,軍費開支達到全國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因此無力改善國民經濟,最終需要於八十年代末從老撾、柬埔寨撤軍,裁軍接近一半,以建設經濟。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亞洲周刊還有哪些其他重要內容嗎?
本期亞洲周刊還報道: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領導希盟政府執政一周年。希盟在去年大選擊敗國陣,因為前朝政府貪污嚴重以致國庫空虛,希盟上台後大力肅貪,改革體制,包括委任非穆斯林出任總檢察長、聯邦首席大法官;但無法改善經濟及解決民生問題,承諾未能兌現,民怨四起。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