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華世界

歐盟選舉專訪之五:中國和歐洲 無理解不和解

發表時間:

當今社會,信息流動性是非常關鍵的博弈:信息越全面,速度越快,就越有主動權。交流合作,問題解決的過程當中,布魯塞爾和北京之間的互相的理解,是怎樣的一個程度呢?這是兩個制度和情況完全不同的經濟體,雙方對彼此的了解,信息量的擁有度,是成正比的嗎?以下是記者對曾長期為歐盟議員提供對華方案分析,目前從事全球化政策諮詢的宋欣女士的專訪下半部分。

河南一張宣傳橫幅前的人們
河南一張宣傳橫幅前的人們 路透社Thomas Peter供圖
廣告

(本文為專訪節選,請點擊文章開始處配圖右上方的三角按鈕收聽採訪全部內容)

大部分我身邊從事中歐政策(制定與分析)的人也好,中國的研究人員也好,我認為對他們的認知分類不應該按照他們認為中國是威脅還是成功案例來畫分;更多是應該根據他們對中國認知的程度,也就是說他們對中國的認知是全面還是片面,整體上如果把大家的認知拼湊在一起,相對來說還是全面的。但問題是作為執政者也好,還是法律的起草者也好,往往從單獨的個體來說,不具備這種全面的能力, 這就是為何每次歐盟的法案通過的時候需要這麼長時間的協商,它不只是一種政治的協商,更是一個信息對稱的過程,但這個過程由於太漫長所以說它根本沒有辦法達到我們現在決策所需要的速度。大家的能力拚湊在一起的時候它才比較全面,在整個過程中它比較漫長。但決策的性質又要求這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儘快完成。所以很容易導致因為信息不全面而導致一些政治決策會有偏差。其實我覺得歐洲和中國對彼此都欠缺一定的了解,大部分歐洲國家的人始終沉浸在上世紀對於中國的認識之中;認為中國是一個非常落後欠發達的國家,同時認為歐洲還是在維持繁榮,這一點可能會導致歐洲這邊對中國看法有偏頗。反過來說,中國關於歐盟的信息可能會比較多,但我覺得中國認知歐盟的問題上,方法論上面更多的是套用對中國本身的認知,很難把握歐盟它是一個怎樣的聯盟;很難理解歐盟動態的決策過程,因為畢竟歐盟和中國整個的政治制度,以及政治活躍度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套用對中國甚至美國政治的理解,如果搬用對中美政治的理解去理解歐盟的話,很難把握到歐盟的核心。我認為歐盟和中國需要比較適合彼此政治文化交流的框架和交流機制,更有效地進行交流探索,在這個前提下才能尋找出所謂的妥協,和一個所謂的和解。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