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貿易戰推水動力車奇想 本土諾獎級成果遭指騙局

中美貿易戰轉為科技對壘,一則“汽車加水就能跑”的報道,適時為中國的研發能量做證言,卻也立刻遭“打假”。中美競逐下催生奇聞,加場演出了以科技為名,在中國吸金的戲碼。中國數家媒體引述專家質疑,宣判了本土諾獎級科技發明系騙局,但當地政府出資數百億人民幣以及官員站台至此仍然沒有下文。

圖為中國官方網絡刊河南地方黨委官員現場大讚“水氫引擎”汽車發明圖片
圖為中國官方網絡刊河南地方黨委官員現場大讚“水氫引擎”汽車發明圖片 網絡照片
廣告

據中央社今天報道說,貿易戰催生中國科技奇聞,但汽車加水就能跑的夢醒了。

據報道說,“水氫發動機在我市正式下線啦,這意味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一則河南南陽日報23日的頭版新聞,搭上南陽市委書記張文深率領官員實地走訪“氫能源汽車項目”的照片,頓時引爆中國全網討論。

只是還來不及為這項成果喝采,就有專家質疑事件的可信度。一名學者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從原理上來說,只加水就能制出氫促使車輛運轉並不合理。如果要將水分解為氧氣和氫氣,必須仰賴外加能源。

該報道說,為了取信外界,負責研發“水氫發動機”的青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24日表示,汽車不只光加水,還要靠反應物在催化劑作用下,和水反應即時制氫,氫氣經過氫燃料發動機產生電,再經過電機驅動車輛行駛。

青年汽車集團董事長龐青年還出面示範,但卻被發現,在為車輛加水後,司機還臨時接上電線插頭才讓汽車行走幾十公尺。面對外界質疑聲浪,龐青年歸咎是南陽日報的報道有偏差,才使民眾過度反應。

鑒於中國過去也曾發生數起噱頭有餘,但實際應用困難的新聞,立刻有網民調侃“水氫發動機”或與先前的“巴鐵”概念類似;也有人說,這就和過去的“水變油”一樣,是不可能,純忽悠(騙人)的。

專中央社說,輿論風向進一步對龐青年不利,有中國媒體致電青年汽車集團查詢,不僅發現工商登記上的聯絡電話是無人使用或“空號”,公司和龐青年更早已雙雙被列入中國失信人名單。

此外,青年汽車集團2017年就被官方認定為是“騙補貼”的11家汽車企業之一。但有消息指,青年汽車集團這次的南陽項目總投資人民幣83.16億元,南陽市官方還是出資40億元。

儘管南陽官方否認給予前述40億元資金支持,但南陽市與龐青年接連被起底有其他資金往來。包括合資成立了南陽洛特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其中,南陽方面認繳資金額9800萬元,占股49%。

南陽方面還以單價120萬元、總金額8640萬元向南陽洛特斯採購了72輛氫能源公共汽車。

中央社說,至此,輿論幾乎已蓋棺論定,這件鬧得沸沸揚揚的奇聞,只是龐青年的“吸金騙局”。

回顧“汽車加水就能跑”事件起落,從23日以科技創舉的角度問世後,至26日即黯然落幕,全程短短4天。雖是空歡喜一場,卻也在中美高層政治的你來我往中,帶出中國市井以“另類參政”點綴其間的面貌。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