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觀察中國

中導爭鋒考驗中國的軍備技術和外交智慧

發表時間:

繼退出《中程飛彈條約》後,美國宣布將在亞洲部署陸基中程飛彈,中美關係出現新一輪爭鋒,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情勢的分析評論。

中美國旗特寫
中美國旗特寫 路透社Aly Song供圖
廣告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美國國防部長艾斯柏剛上任就訪問亞洲,主要目的是探詢亞洲盟國讓美國部署中程彈道飛彈。”“美國發展中程導彈,對中國的衝擊將比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嚴重;薩德系統還可稱是防禦性武器,但中程導彈是明確的進攻性武器,將引發地緣政治震蕩。美中兩國近日圍繞這個議題激烈口頭交鋒。”“北京外交部軍控司6日記者會聲明:中國擁有陸基中短程導彈全部部署在本國境內,完全出於防禦目的,不威脅任何國家,特別是不會打到美國本土。而美國軍事上偏重前沿部署,明顯具進攻性。中方警告,如果美國執意在亞太地區部署,就是在中國家門口挑釁,中國絕不會坐視自身利益受損,將不得不採取必要反制措施。”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美國在亞洲部署中程導彈將是最為嚴重的打破現狀,除了無可避免的軍備競賽,還很有可能引發地緣政治震蕩。”“亞洲國家必須集體抵制美國在這一地區製造新的危機,共同在這個地區維繫大的安全現狀,防止美國向這裡輸入極端軍備競賽,把大國博弈變成亞洲的地緣政治主線,逼迫所有國家選邊站。”“中國的經濟實力能夠支持比現在大得多的國防預算,美國不要開啟一條新的雙輸戰線,讓亞洲軍備競賽像當年歐洲一樣失去控制。那樣的結果只能是逼中國建立一個超級武器庫,它肯定不符合美國的長遠利益。想想看,如果中俄把大量導彈部署到拉丁美洲去,那麼將會發生什麼?美國的陸基中程導彈向亞洲部署,會引發相似的連鎖震蕩。”

台灣《中國時報》的社論稱:“中程飛彈上場,威懾意味強烈,但並不意味美國真的想和中國開戰。深究起來,源頭是中國勢力成長,南海建島、航母出行,打破了美國長年封鎖中國的島鏈防線,也改變了亞太的政治局勢。”“這是‘修昔底德陷阱’中新舊兩大強權的角力過程。美國可以藉關稅懲罰及科技杯葛拖慢中國的成長,但無法完全壓制中國的崛起,也不能改變中國的亞太‘在地一哥’的地位。美國既採取明顯敵意的針對性做法,美、中的衝突會變得比過去尖銳,雙方都走到過去不曾到達的新地界,但終究要邊打邊試探、邊拉鋸出新平衡。”“中美關係的調整將漫長而艱難,美國企圖靠軍備競賽拖垮中國,但中國經濟不像當年的蘇聯那麼凋敝,蘇聯政權崩解模式不能複製。”

香港《明報》的社論稱:“從美方的多番表態可見,美方退出中導條約及欲在亞太部署陸基中程導彈,都是劍指中國,北京後續如何應對,既考驗中國的軍備技術,也考驗中國的外交智慧。”“美國在亞太區部署中導很可能只是虛晃一槍,主要目的是逼北京參與新中導談判,用條約來框限中方發展。對此,俄羅斯也態度曖昧,稱持開放態度。軍備控制不僅是軍事問題,也是政治和道義問題,中國即使理由充分,但是一味拒絕討論,最終可能變得被動。中國應該主動倡議,把新中導談判擴大到戰區軍控架構,將美國佔優的常規艦射巡航導彈、戰略轟炸機和遠程攻擊機等全部納入限制對象,在數量、位置和核子化方面都必須經受核查;而且締約國的全球平台和武器都應包括在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正中美國的軟肋,或可打破其借新中導條約單方面束縛中國的企圖。”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