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東盟

東盟峰會:五十年的歷程 半個世紀的成就

東盟峰會即將開幕,東盟各成員國的領導人已經陸續抵達菲律賓,特別是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與柬埔寨首相洪森更是於周六現行抵達,便於進行有關的磋商。今年東盟峰會與去年相比更加引人注目之處是,今年適逢東盟成立五十周年,所以此次的東盟峰會也成為五十慶典的盛會。許多國家也紛紛對此表示祝賀。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星期天晚上將舉行國宴,歡迎出席峰會的各國元首。

東盟峰會召開在即
東盟峰會召開在即 東盟供圖
廣告

東盟的前身是由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三國於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國領導人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會議,發表了《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東盟的成立。

目前東盟有十個成員國,它們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文萊、越南、老撾、緬甸和柬埔寨。東盟的主要機構有首腦會議、外長會議、常務委員會、經濟部長會議、其他部長會議、秘書處、專門委員會以及民間和半官方機構。首腦會議,也稱峰會,是東盟最高決策機構,每年舉行一次,主席由成員國輪流擔任。

東盟成立之初只是一個較為鬆散的組織,成員國之間立場不一、利益各異,有時甚至還存在激烈的對抗。但五十年後的今天,東盟已經成為一個人口超過6億2千萬、面積達450萬平方公里的集團,一個在世界範圍內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區域國際組織,各大國都積極發展和拉近與東盟的關係,東盟已經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歐盟、韓國、中國、俄羅斯和印度十個國家形成對話夥伴關係。中國總理李克強也將出席此次東盟與中國的10+1峰會與東盟和中日韓的10+3峰會。

東盟與歐盟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區域一體化模式。在希臘債務危機給歐盟帶來巨大的經濟和金融衝擊、而英國的脫歐又給歐盟造成信心危機之後,現在有人認為,過去人們一直看好歐盟,但現在卻更加看好東盟。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發表了《東盟奇跡》一書,把東盟五十年的發展成果稱之為奇蹟,認為和歐盟相比,東盟是“進兩步、退一步”,顯得比較緩慢,但從結果上來講,“退一步”保持了合作進程不破裂,相較而言,歐盟的機制反而比較容易導致破裂。

其實,歐盟與東盟所處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宗教背景不同,一體化的途徑和模式自然也有區別,歐盟通過制度、立法等硬性措施建立起了一個真正的統一市場和共同體,歐元區更是以一個共同的貨幣取代了成員國各自的貨幣。而東盟更多的是一種磋商、協調的機制,在經濟方面也並沒有形成一個真正的統一市場。但無論如何,經過五十年代發展,東盟確實今非昔比,其影響力與日俱增。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