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觀察中國

讓國際社會了解誰才是東北亞的老大

發表時間: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周突然在北京會見秘密來訪的北韓領袖金正恩,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習金會”的分析評論。 

習近平明批台獨暗諷美國
習近平明批台獨暗諷美國 網絡
廣告

香港《信報》的社論稱:“由於神秘的綠色列車駛進了北京中央火車站,加上嚴密保安營造出來的緊張氣氛,引起了舉世關注,紛紛猜測是不是北韓領袖金正恩秘密訪華?謎團終於透過新華社解開,坐在列車之上的貴賓果真是第一次外訪的金正恩,他攜同夫人李雪主拜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伉儷,訪華日期是三月二十五至二十八日,擁有先進設備、防彈功能甚至隱藏槍炮的‘移動城堡’現已駛回平壤,完成了一趟石破天驚的友誼之旅。” 

香港《蘋果日報》署名李平的社論稱:“中國共產黨和朝鮮人民黨是意識形態的夥伴,但金正恩、習近平先後在2011年、2012年主政後,並未因擁有共同的紅色基因而成為天然的盟友,反而出現兩黨史上最嚴重的公開對抗。去年4、5月,北韓核問題困擾世界,中朝更爆發共產主義陣營特色的報紙罵戰。北韓報章破天荒點名批判中國‘把朝中關係惡化的責任完全推給朝鮮,同時極力辯解中國對美國隨波逐流的卑鄙做法’,而中共官媒則翻出舊賬,指摘金日成挑起韓戰,中國捲入其中,付出了幾十萬人的生命,‘中國承擔了朝鮮當年『任性』與妄動的大部份成本’”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社論稱:“中朝近年來因為朝鮮核導危機,有漸行漸遠的趨勢,中國普通老百姓也出現對朝不滿的傾向,甚至有傳言指習近平討厭金正恩。此番金正恩訪華好話說盡,給足中國面子,中國也給予高規格的待遇,包括央視長達14分鐘的報道,說明兩國都有意修復關係。中國事後第一時間向美國彙報,習近平特別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訪韓,顯示中國想讓美日韓知道,它在朝鮮半島問題上仍是要角,可以影響朝鮮的下一步。而習近平提出的中朝關係四項建議,儼然是兩國應對未來的‘指導原則’。” 

台灣《聯合報》的社論稱:“中國大陸與朝鮮融冰,其實有跡可循。三月十七日習近平連任國家主席時,金正恩便罕見地發出賀電,祝賀中國大陸在習近平領導下能有更大的成就。在各國的賀電名單中,中共官方也刻意將金正恩排列在首位。這與去年十九大時習近平的冷淡態度相比,中共對北韓的態度已有明顯轉變。” 

台灣《中國時報》的社論稱:“全球媒體對5月‘川金會’能否解決美朝戰略目標的分歧,順利達成去核化協議,普遍持保留態度。 ”“金正恩在進行‘川金會’前,先到北京與習近平達成共識與安全保障,讓自己擁有更多談判籌碼,避免被川普吃定。習近平則藉由‘習金會’為5月‘川金會’設置議程,並讓國際社會了解中國大陸才是東北亞的老大。中朝戰略目標清晰,共識程度遠高於美朝,中朝的歷史血盟關係再度彰顯。”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國際上一些力量總想干擾和破壞中朝關係,給北京與平壤之間的友好貼各種標籤,散布歪曲中朝關係的謠言。但中朝關係的根深基實遠遠超過他們的想象,這次習金會應能重新確立他們認識這兩個國家關係的坐標,相信世界上真心希望半島和平穩定的力量會歡迎他們今天看到的中朝關係。”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所有博弈,最終都須回歸到美中關係這個問題核心。很難否認,平壤執意擁核,美中各懷心機,制裁延宕、措施無力,美中都有重大戰略失誤;北韓也利用強權間矛盾縱橫捭闔、如魚得水。但美國開始撬動中朝關係基石後,北京出手拉住了金正恩。金正恩訪北京不會空手而歸,有如中朝聯手暗打美國和川普一記耳光,北韓可能回歸成中國對美戰略博弈的槓桿支點或籌碼。在美中貿易戰蓄勢待發下,北京手中又多出一張制衡美國的王牌。”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