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香港青年創新力正能量,力抗去中國化逆流

發表時間:

亞洲周刊最新一期的封面專題是:香港青年創新力正能量,力抗去中國化逆流。香港一些極端青年走激進路線,提出「港獨」與「去中國化」。在這種氛圍下,香港社會有一股青年正能量,包括研究愛因斯坦「引力波」的學者黎冠峰、研發無人駕駛船的雲州智能科技董事長張雲飛、研發無人飛機的大疆創新創辦人汪滔、大眾點評網垂直業務副總裁婁曉博、互聯網金融「我來貸」創辦人龍沛智,重視創新,借中國崛起「紅利」,圓自己的青春夢,力抗「去中國化」逆流。

廣告

中國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有哪些針對香港的青年政策嗎?

在「佔中」運動之後,青年問題令北京中央和香港特區政府頗為頭痛,青年政策勢成執政當局在港的「長期戰場」。一個多月前閉幕的北京全國人大和政協兩會上,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開幕式大會報告中,談到港澳台工作時,提出「增強國家意識」,這是十二屆全國政協四年來首次提出。香港特首梁振英上任以來,將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畫及實習資助計畫的開支,由二零一三╱一四年度的二千六百萬港元,大幅增至二零一六╱一七年度的一點二六億港元,增幅近四倍。

香港的青年精英如何看待香港?

張雲飛是香港科技大學博士生,他創辦的雲洲智能科技是全球重要的大型無人船研發生產商,他感慨香港沒能留住科研人才。他說,他成立的第一間公司,正是在香港,但可惜香港政府扶持力度較低,科學園的政策一年不如一年。他還指出,香港的頂尖人才都去了美國、歐洲,留在香港的大部分精英也投身金融。

一般香港人如何看待香港與內地的關係?

香港中央政策研究組調查顯示,香港青年對內地觀感負面,七成受訪者希望香港和內地保持一定距離,二成七受訪者希望內地與香港加強融合;四成四受訪青年認同自己是「香港人」,自稱「中國人」的只有百分之四點二;過半受訪者認為越來越多內地人來港讀書就業,對香港青年發展帶來壞影響,認為能帶來好影響的只有二成三,五成七受訪者認為自由行對香港壞處多,認為帶來裨益的只有二成九;雖然較多受訪年輕人對內地觀感負面,但他們普遍對「中國機遇」抱正面態度,支持到內地工作及升學的分別達五成七及三成九。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亞洲周刊還有蛞些其他重要內容嗎?

本期亞洲周刊還報道:台灣總統馬英九在卸任前四十天登上釣魚島附近的彭佳嶼,被視為要為即將接任的蔡英文設定框架。受邀觀禮的老保釣人士認為,馬英九登彭佳嶼意義不凡,馬試圖把保釣理念傳遞下去,希望新政府堅持捍衛釣島主權。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