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思想長廊

蒙田的疑問“我知道什麼”---人生的最高藝術就是保持自我的內心自由

發表時間:

[提要]蒙田的寫作不是為了給別人提供教訓和指導,也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知識和建立自己的哲學體系。而是為了給複雜的外部世界一個完全出自自我的思考和判斷。不論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他的態度是真誠的,思路是開放的,方法是與人平等討論的。

蒙田
蒙田
廣告

問:蒙田總愛講,世界上最難的事,就是保持自我的心靈自由,他的寫作似乎是從不同角度闡述這個觀點?

答:可以這麼看。比如他在《隨想錄》“致讀者”中說“我一上來就要提醒你,我寫這本書純粹是為了我的家庭和我個人,絲毫沒有考慮要對你有用。我寧願以一種樸實、自然和平平常常的姿態出現在讀者面前,而不作任何人為的努力,因為我描述的是我自己”。其實,好書都是為自己寫的,不想取悅人,也不怕冒犯人,才能袒露自己真誠的思索,保持自己的心靈自由。蒙田的著作看起來零散,不成系統,但他心至筆至,不管談什麼問題都圍繞着人究竟怎樣才能認識自己。其實他有一套很完整的論述。請聽友朋友們記住,在蒙田的思想中,保持清醒的自我,保持獨立的判斷的最好方法是知己無知。在蒙田看來,人是最容易下判斷的,我們可以想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是不是在不停地下判斷?這件事情如何如何,這個人如何如何,離開這些判斷,我們似乎無法說話。在日常交談中,除了陳述事實之外,全部是判斷。但是蒙田認為,這些判斷往往是無根據無邏輯,僅憑自己的先入之見作出的。他指出,你可以完全不佔有知識和真理而妄下判斷,也可以佔有知識和真理而不隨便下判斷。這兩種態度就區分出武斷偏狹的認識方法和寬容理智的認識方法。所以他說:“認識人的無知,的確是我所知道的最好的,最可靠的判斷的表現”。所以蒙田在闡述一個論題時,總會圍繞這個問題,從各個方面舉出不同的例證,這些例證有時證明的是相反的判斷。所以他的論述總帶有懷疑論的色彩。他似乎總在猶豫,事情是這樣嗎?我這樣判斷究竟對不對?他舉出法律判斷為例,他說:“立法者精選出成千上萬的案例和事實,為了什麼?不就是用來支撐成千上萬的法律?可這個數目怎能與無限的人類行為相比?我們設想的眾多案例,絕不會與變換無窮的實際事例相同”。這樣的論述方法推到極端,就是懷疑論了。

問:難道蒙田不相信世界上有任何靠得住的判斷嗎?

答:他還是相信有確定的判斷的。蒙田思想中的懷疑論色彩,和古希臘的懷疑論哲學有一個根本性區別。古希臘的懷疑論學派,是由皮浪創建的,但是皮浪本人並沒有什麼著作流傳下來,他的思想是由他的弟子蒂蒙轉述的。懷疑論派的一個邏輯起點,是說我們下任何一個判斷,都是用邏輯演繹推論出來的,而一切演繹都必須像歐幾里德幾何學一樣,有一個自明的公理,一個普遍原則。可在大千世界中,我們不可能給某一個問題的判斷,找出這種自明的公理。所以一切判斷都是靠不住的。永遠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種懷疑論基本上否定了探求真理的可能。羅素曾經批評這種學說是懶人哲學。我本人也不同意懷疑論派的觀點。在我們中國人之間,這種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的爭論太多了,最後總是以否定真理存在而結束。但是蒙田卻不是這樣。在他那裡,懷疑不是結果,而是方法。也就是說,相信自己的理性指明的道路,但為了遵循這條道路,首先要打破盲從,打破成見,從懷疑開始。雖然他也對許多事情的定論表示懷疑,但他的懷疑是為了促使人思考,促使人更充分地使用自己的理性。他說:“我細究任何向我走來的歡樂,絕不浮光掠影,而是精心測其深度,並且迫使我那暴躁、懶散的心靈捉住它。我決不讓它被感官竊取,而是使我的心靈投入進去。不是丟棄自己,而是發現自己。

問:那是不是可以說,蒙田怕的是認識被感覺左右?而感覺往往是靠不住的?

答:你這個問題實際上是問哲學認識論上的一個問題,理性與感性的關係問題。可以說自哲學產生起,這個問題就被無數哲學家討論。比如懷疑論派的哲人們,基本上否定感官可以提供給人可靠的知識。但感官時時刻刻在感覺着外部世界,你怎麼可能否定呢?其實,他們並不否認感官的有效性,只是對感官提供給你的材料,是否能建立一個真理性的判斷表示懷疑。比如,蒂蒙的名言:“蜜是甜的,我絕不肯定,蜜看來是甜的,我完全承認”。他這話的意思是說,當我們用是etre 來判斷蜜是否甜時,我們是在下一個性質判斷,如果我們當初用苦這個詞來描述甜這個感覺,似乎也無不可。所以說“蜜是甜的”這個判斷並不可靠,但是若說蜜看起來是甜的,就一定得承認,因為你嘗了一口,知道這黃色的液體確實甜。這看起來有點詭辯,其實是一個認識論上的真問題。我們看蒙田的思想。他也懷疑,但懷疑的目的是為了打破獨斷論,比如說他在討論善這個問題時,舉古希臘斯多葛學派對善的論證為例。請聽友們注意,我現在提到了斯多葛學派這個概念,蒙田很受這一派哲學家的影響,我們下面會講到。蒙田說,斯多葛學派把善描述為有用的,描述為為了人的幸福而要去選擇的。但這並沒有揭示出善的本性是什麼。從這兒可以看出,蒙田的思路和懷疑派是不同的。懷疑派是完全否認人有可能去認識本質,蒙田卻不是這樣。

問:蒙田談到本質,說明他是相信理性的認識能力的。

答;對,他認為你說善是有用的,這只是從外在感覺,在經驗世界中談問題。這只是揭示出善的特徵,而沒有揭示出善的本質。這對於探索什麼是善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從經驗上知道的善的這些特徵“可以歸屬於善,也可以歸屬於其他東西”。他舉例說,一個人若從沒見過馬,從來沒有過馬的概念,在他聽到馬叫時,他就不會有馬嘶這樣的判斷。就此他說,對一個正在試圖尋找善的本質的人也是如此。因為他沒有善的知識,不能理解只屬於善的屬性,而這些都是獲得善這一概念所必須具備的。他必須首先了解善的本質,然後再理解它的有用性,它因某個原因而被選擇的特性,以及它對幸福可以有的貢獻“。今天,我們先確定蒙田思想中的懷疑論色彩和懷疑論派的區別,這對聽友們理解蒙田很重要,否則會誤解他。蒙田的懷疑是認識的方法,而不是結論。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