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法總統大選:決戰在即 誰主輸贏?

發表時間:

2017年法國總統大選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3日晚間,兩位進入最後角逐的候選人將首次短兵相接,參加電視辯論。候選人電視辯論雖然自70年代起就成為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前的傳統劇目,但今年特殊的選舉形勢使得這次兩個多小時的辯論,相較於往年平添不少決定性的意義。一年多以前還幾乎師出無名的前進運動領導人馬克龍需要讓為數眾多的、尚未拿定主意的選民心悅誠服,而代表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黨的候選人瑪麗娜-勒龐更是志在必得,希望能最終突破該黨幾十年來難以突破的玻璃天花板。相信雙方都將全力以赴,據理力爭,寸土不讓。

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選務人員在準備兩位進入第二輪角逐的候選人競選海報。
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選務人員在準備兩位進入第二輪角逐的候選人競選海報。 圖片來源:路透社/Eric Gaillard
廣告

應該說這次電視辯論首先是兩個大相徑庭的方案的直接對陣。一方是奧朗德政府前經濟部長馬克龍代表的、試圖突破傳統左右對立的政治二元化版圖的中間力量,另一方則是最近三十年來在法國政治版圖中代表極右翼的政黨。馬克龍試圖說服民眾,面對全球化的衝擊,閉關鎖國不是解決之道,60年前開始的歐洲聯合建設雖帶來種種問題,但在全球化不可逆轉的形勢下,歐盟仍然是法國在世界立足、不被全球化風浪衝垮的必然選擇;勒龐則延續其父創建的國民陣線黨的傳統思路,將外來移民看作是法國諸多社會問題的根本原因,認為歐洲聯盟使法國對本國命運失去了自主,讓全球化風浪乘虛而入,解決辦法因此是退出歐盟、尤其是退出歐洲統一貨幣,要國民優先。

如果說兩相對立的方案表現出兩種不同的世界觀的話,在親歐洲還是反歐洲兩種不同選擇之外,更是兩項方案所代表的截然不同的對法國民主、共和理念的認知。馬克龍雖然立志要走出傳統的政黨邏輯,但堅持寬容、平等共處、捍衛基本自由權利的立場沒有任何含糊,而勒龐和她身後的國民陣線黨多年來的核心理念則是將社會分割成不同族群,將某部分族群視作不同社會問題的替罪羊,在外來移民問題上的立場更有違傳統的人人平等基本理念。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次總統選舉首輪投票結果顯示出法國社會嚴重分裂。馬克龍雖然以超過24%(24.01%)的支持率在首輪投票中勝出,但對手勒龐也獲得了超過21%(21.30%) 的支持,被排擠出局的傳統右翼大黨共和黨人候選人菲永獲得了20%(20.01%) 的選票,代表激進左翼的法蘭西不屈服候選人梅朗雄也獲得了超過19%(19.58%) 的支持。馬克龍的支持者更多集中於城市精英,曾經在商業銀行任職的經歷更使他被看作是自由經濟的代表,而代表左右兩股激進力量的勒龐和梅朗雄的競選綱領則在貧困階層選民中贏得了更多的支持,反對歐盟、抨擊全球化帶來的社會後果也是梅朗雄競選綱領中的重要內容。

3日晚間的電視辯論因此不僅是兩位總統候選人不同競選綱領間的對峙,也是面對歷史的不同認知,是面對未來兩條不同道路的選擇。社會的嚴重分裂、左右傳統大黨被排擠出局等都顯示,這次辯論比以往任何一次競選辯論都更觸及凝聚法國社會認同的核心內容。

從目前的各項民意調查來看,馬克龍很有可能在5月7日的投票中獲勝。但是他在首輪投票中雖然獲得了接近24%的支持,這些支持並非百分之百來自選民對其綱領的認同,共和黨人候選人菲永官司纏身而陷入的信譽危機、左翼陣營力量整合的困難、防範極右翼政黨候選人勒龐進入第二輪角逐的考量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不少選民將手中選票投給了新生的前進運動候選人。雖說面對種族歧視色彩濃重的瑪麗娜-勒龐,連日來法國各界動員選民擱置政見分歧、支持馬克龍、抵制極右翼政黨的呼聲不斷,但選民對政治的失望、對現狀的不滿使得15年前曾經萬眾一心的共和陣線如今動力難比當年,希望棄權或是投白票表達不滿的選民大有人在。的確,每一張棄權票或者白票在事實上都等於是將手中那張選票一分為二,勒龐因此等於是從中獲得了半張支持票。但15年前奏效的抵制極右翼政黨的論述如今已經難以說服選民。馬克龍在第二輪投票中可能的勝利也應該滿足於選民面對極右翼政黨危險的無奈選擇。雖然5月7日他只要獲得51%的選票即可當選,但將極右翼候選人的支持率壓到最低才應該是更有意義的勝利,因為瑪麗娜-勒龐即使敗選,她所得支持的比例必將對一個月以後6月11日開始的立法選舉產生影響。目前,國民陣線黨在法國國民議會只有兩三個席位。從該黨在此次總統選舉中的表現來看,未來的政治版圖重組的新國民議會中,該黨議員數字必然增加,雖仍然不可能獲得議會多數,但對政府大政方針的影響力將會有所增強。

因此,今晚的電視辯論中,馬克龍不僅需要展示勒龐的競選綱領站不能解決當前困擾法國社會的種種問題,更要說服選民前進運動的綱領不僅是走出傳統政黨邏輯巢臼的新一代政治力量的理念,而且也是正視法國社會的嚴重分裂而制定出的平衡的綱領,不是聽任全球化風浪拋棄弱者的極端自由化政策,讓選民相信他的綱領可以超越左右政治撕裂,彌合社會分歧與對立,可以讓更多的人成為全球化浪潮的受益者,而不是被動的承受者。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