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歐盟峰會:法德攜手 英國準備分手

發表時間:

布魯塞爾歐盟峰會有一個鮮明的對照,一方面是作為歐盟火車頭的法德兩國,顯示聯手推動歐盟前進的決心,另一方面則是英國在“收拾行李”,準備與歐盟分手。

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
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 路透社
廣告

法國總統馬克龍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似乎為今天的這一幕團結場面精心導演。在兩人長達45分鐘的聯席新聞會上,上任才一月有餘的法國新總統馬克龍為法德軸心一錘定音:法德協和是歐盟前進的前提條件,不適合法德的解決方案將是一個無解的方案。默克爾默契地回應:這一聯席新聞發布會顯示德法共同找到解決方案的決心。

兩位領導人強調法德在國防、移民、氣候、反恐以及商貿問題上的一致。不過,雙方有意避免在一些可能導致分歧的問題上深談,比如巴黎主張改革歐元區,但這一想法引起德國保守派的擔憂。

記者追問德法兩國是否將在德國9月24日舉行立法大選前提出具體的推動歐盟前進的措施。默克爾表示,“我們不會宣布一些我們不可能落實的承諾”。作為首次參加歐盟峰會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則補充:“當我們準備好了一些堅實的措施,我們將公諸於眾。”

法德在歐盟峰會上聯合舉行新聞發布會這種形式十分罕見,習慣上,法德領袖都是分開舉行記者會。當然這也不是首次,2016年9月,在英國公投決定推出歐盟之後的嚴峻時刻,法德領袖曾經舉行共同新聞發布會。

特蕾莎梅的建議“模糊不清”

本次峰會的另外一個重要日程是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向歐盟領袖介紹英國脫歐後如何保障歐洲公民的計畫。周四,在歐盟峰會首日,特蕾莎梅公布了她的準備與歐盟分手的談判條件。周五,特蕾莎梅聲明表示,她昨天的建議旨在保障在英國生活的歐洲公民的權利,但是歐盟成員國領袖對此持有疑問。特別是比利時首相認為特蕾莎梅的建議非常模糊。

三百萬在英生活的歐洲公民以及一百萬在歐盟成員國居住的英國公民,將是英歐分手的優先談判的任務。特蕾莎梅在峰會次日表示,“我向所有在英國生活,組合了家庭的歐洲公民保證,絕不會讓他們離開英國,絕不會讓他們家庭成員分居”。

周四,特蕾莎梅在歐盟峰會上發表了10分鐘演講,隨後歐盟成員國領袖單獨開會。她保證,在英國與歐盟正式分手後,不會讓任何一位生活在英國的歐盟公民離開。只要在英國生活至少五年,英國將賦予他們一種新的身份,他們將與英國公民在健康、教育、退休及社會補助方面享有同等權利。

對於那些在英國生活不足五年則需生活夠五年後獲得上述待遇。特蕾莎梅承諾,英國將給予在英居住的所有歐盟公民兩年寬限期,為的是不讓任何人陷入困境。不過,特蕾莎梅表示,歐盟也需要做出相應的回報。

周五早晨特蕾莎梅再度表示,她對自己周四能夠提出公正又嚴肅的針對生活在英國的歐盟公民的建議感到很幸福。英國政府將於下周一就此提出詳細條款,以滿足歐盟成員國的要求,成員國認為,目前而言,特蕾莎梅的措施尚存許多不清楚的地方。

比利時首相認為特蕾莎梅的建議很“模糊”,他認為,歐盟需要的是他們公民的權利能夠得到持續的保障。27國公民特別要求居英歐盟公民有權為捍衛自身權利上訴歐洲法庭,但遭到倫敦的堅決反對。倫敦不願意繼續接受歐盟司法的控制。

奧地利總理認為英國首相的建議質量很高,但是好多細節懸在空中,許多歐洲公民並未受到這一建議的保護。

馬克龍監督中國投資方案遇挫

另外,在歐盟峰會上,法德領袖雖然成功地顯示了團結一致的形象,但是,法國總統馬克龍提出的控制中國投資建議遭遇挫折。

馬克龍試圖說服其他成員國讓布魯塞爾擁有更多控制外國投資人尤其中國投資者在歐盟境內併購的權利,從而保護歐盟的戰略領域,但是,在經過一個早晨的爭論後,為了緩和來自南歐國家的抗議,成員國修改了提案。

來自布魯塞爾的消息稱,馬克龍竭力說服同僚通過此案,但遭到葡萄牙、希臘以及西班牙的反對,這三國需要資金以走出困境,擔心這一措施會阻礙外國投資者進入。另外一些國家,主要是北歐國家,信奉市場開放原則,對馬克龍的建議表示“懷疑”。

馬克龍的建議得到德國的暗中支持,這一建議主要針對的對象是中國投資。中國投資人對歐盟尖端工業的胃口越來越大,讓許多成員國擔心。通過控制這些具有戰略性的歐盟企業,中國企業,往往是國家企業被控告採取不正當手段獲取技術和工藝。

2016年,德國與歐盟無可奈何地看到,德國機器人製造公司庫卡被中國美的集團以46億歐元買走。

歐盟主管自貿的商業委員承認,這是一個極其敏感的政治問題。馬克龍在與默克爾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認為,正當競爭應壓倒叢林法則。表示建立一個良好的控制戰略投資的框架已得到各方知悉。

但是,峰會最後並沒有要求歐盟委員會制定出一個相應方案。至於 “控制”一詞也從最後的文件中剔除。

不過,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表示,歐盟委員會九月份起準備研究這一問題。他表示,作為個人,他贊同法國總統的想法。“我要一個開放的歐洲,但不是白送的歐洲”。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