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東京專欄

美國“印度-太平洋戰略”使日本陷入地政學險境

發表時間:

最近,美國“印度-太平洋戰略”開始啟動,這一戰略將聯合日本、澳大利亞、越南、菲律賓等國,公開與中國、俄羅斯與朝鮮為敵,刺激中俄及朝鮮的聯手,也是日本陷入地緣政治理學上的危險境地。

參加美日海軍聯合軍演的美國艦隊,2017年11月停靠在太平洋國際海域
參加美日海軍聯合軍演的美國艦隊,2017年11月停靠在太平洋國際海域 路透社圖片
廣告

今年的5月2日至8日,日本海上自衛隊、印度海軍、菲律賓海軍與美軍在南海進行了軍演,四國軍艦聯合通過南海。在這期間的5月6日,美軍“普雷布爾”號和“鍾雲”號兩艘導彈驅逐艦進入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南海南薰礁和赤瓜礁12海里內水域。中國外交部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5月19日-22日,日本、法國、澳大利亞和美國在蘇門答臘島以西海域和空域,實施聯合訓練。這是日法澳美4國首次進行聯合訓練,而5月19日,“普雷布爾”號聲稱在南海執行“自由航行”任務,且進入了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黃岩島12海里處航行。

6月19日至20日,美日在南海實施軍事演習。日本直升飛機航空母艦“出雲”號與護衛艦“村雨”號及“曙”號、美軍海軍核動力航母“羅納德・里根”號與數艘艦艇參加了訓練。“羅納德・里根”號的艦載直升機在“出雲”號上進行了降落等訓練。

6月1日,美國國防部公布了《印度 太平洋戰略報告》(Indo-Pacific Strategy Report),報告書,公開以中國、俄羅斯和朝鮮為敵,在第二章的國別論述標題上稱中國為“修正主義大國”,稱俄羅斯為“蘇醒的惡人”,稱朝鮮人民共和國是“流氓國家”。

在第4章所提出的具體對策中,特彆強調其最終目標是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建構安全保障的網絡,及同盟國和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在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共同目標中的作用。

而作為其前提,報告書列舉了現在的同盟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還有“特值得信賴的民主主義的夥伴”新加坡、台灣、新西蘭和蒙古。

日美有關“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其實一直是安倍的國際政治理想,2012年12月27日,第二次擔任首相不久的安倍晉三向國際非政府組織《世界報業辛迪加》投稿並在該組織網絡上發表,文章提出“鑽石安全保障構想”,明確提出遏制中國的“亞洲民主安全之鑽”,聲稱在東海及南海領土爭端中,南海正在成為“中國的湖”,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和美國夏威夷要連成鑽石形,也就是菱形的海洋線包圍網,與亞洲的民主盟友共同確保西太平洋至印度洋之間的海上航行自由。

2016年8月,在肯尼亞召開的非洲開發會議(TICAD)上,安倍在以往外交戰略的基礎上,提出了 “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戰略”,美國接受了安倍的主張,但是要比安倍走得遠,從6月1日的《印度 太平洋戰略報告》上看,美國公開以中國、俄羅斯和朝鮮為敵,這是安倍料所不及的。

據日本共同社2018年10月28日報道:“4月訪日結束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出席政府內部會議時就安倍的印度太平洋戰略指出,牽制中國的色彩濃厚,這樣的說法不應在共商中日合作的場合使用。希望日方自行停止使用的要求私底下傳到了日本政府耳中。”

“在訪華前的9月下旬,安倍曾向身邊人士表示:‘不用特意加上“戰略”一詞。說“印度太平洋”就足夠了。’中國因感受到安倍的印度太平洋戰略含有‘敵視政策’色彩而表示不滿,此舉體現出安倍在背後對中國的顧及。”

但是美國6月打出的《印度 太平洋戰略報告》與日本的說法不同,美國在尼克松擔任總統時代,力主和中國建交,就是為了聯合中國,形成地緣政治學上牽制蘇聯的態勢,而美國《印度 太平洋戰略報告》一下就把中俄朝綁在一切,不能不說把建有美軍基地的日本放在地政學上的風口浪尖上。日本西面越過日本海與朝鮮半島及俄羅斯斯遠東相望,東北鄰近包括與日本有領土爭議的北方四島在內的千島群島,西南隔東海面向台灣及中國大陸東部,而相鄰的三個國家都具有摧毀日本的導彈和核力量,美國的《印度 太平洋戰略報告》以三國為敵,使日本在地緣政治學處於十分險惡的境地,本來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日俄關係已漸進佳境,而美國不斷打出針對俄羅斯的敵對政策,使日俄關係愈來愈冷。美國成了日俄改善關係的一個最大障礙。如果美國強行推進其印度 太平洋戰略,逼迫日本在南海問題上向美國進一步靠攏,承擔更多的與中國敵對的角色,也會損壞不斷改善的日中關係。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