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報導,美國特朗普總統上任後第一次派遣重要官員前來歐洲,參加歐洲範圍但涉及全球的系列會議。昨天,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出席北約年會,表明了美國對北約的傳統立場不變,但秉承特朗普競選時威脅歐洲必須為美國的保護買單的立場。馬蒂斯沒有提及特朗普批評北約過時沒有用處的講話,而是重申美國仍然把北約視為與歐洲和大西洋兩岸關係的基石。
馬蒂斯昨天公開要求北約其他成員國加大國防預算,拿出各國國民總產值百分之2的比份加強北約的軍事開支。歐洲各國對此沒有過多評論,但各國對美國新班子的立場仍有疑問。
馬蒂斯的講話雖然沒有在歐洲以及北約內部被視為警告甚至訛詐,但東歐前蘇聯國家卻感到內在威脅。因為如果北約其他成員國沒有百分之二的國民生產總值的份額作為安全開支,美國將減少甚至退出對歐洲的安全承諾。俄羅斯多年來的擴張導致前東歐國家更加向美國靠攏,目前卻有可能面對新的前景茫然。
歐洲德國輪值世界20國集團會議主席國,今天在波恩召開外長籌備會議,稍晚,歐洲於慕尼黑舉行國際安全會議,歐盟希望美國能夠在這樣的會議上闡明立場。
歐洲各國對美國同俄羅斯關係提出疑問。目前歐盟對俄羅斯維持制裁,以抗議俄羅斯干預烏克蘭兼并克里米亞。特朗普在競選時公開表示與普京改善關係,在是否維持對俄羅斯制裁議題上模稜兩可。消息說,特朗普向普京表示希望看到普京在烏克蘭停火併歸還克里米亞,遭到普京拒絕。克里姆林宮明確表示,現在亦或將來都不會討論克里米亞問題。
特朗普新政府與俄羅斯關係遭到歐洲多國質疑。特朗普的國家安全顧問弗林掩飾與俄羅斯情報部門和俄羅斯駐美大使的多次接觸事實,不僅使歐洲多國對俄羅斯被指控干預美國大選的重新審視,對美國特朗普新政府解釋缺少信任,更提高俄羅斯干預歐洲多國選舉的警惕。
弗林雖然被迫辭職,但作為美國現役將軍和特朗普倚重的國家安全顧問與俄羅斯違規的接觸,究竟與俄羅斯有何種關聯甚至交易,在歐洲留下多重疑問。
在歐洲引發分歧的敘利亞問題,歐盟也希望得到美國的立場澄清。
中國外長王毅據悉將前往波恩參加世界20國集團會議,但歐盟並不太肯定,王毅是否能與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舉行會談。美國特朗普政權對中國關係發出過多朝發夕改,前後不一的信息讓歐洲提出疑問。
中國外長王毅此前因特朗普對一個中國的政策威脅性立場而據信放棄前來歐洲與會。特朗普此前接聽台灣總統蔡英文道賀當選電話,並高調威脅拒絕一個中國的原則,深深激怒北京。特朗普在中國傳統春節元宵節之際令人意外打電話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許諾信守一個中國原則。中國外長王毅因此改變抵制立場決定與會。
不過,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威脅將防堵中國前往南海爭議島嶼的海域,仍然讓中國生氣。
歐洲希望美國在諸多議題上看到美國連貫而理性的立場與表達,以確定未來的外交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