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柏林飛鴻

德國汽車工業陷入信譽危機

發表時間:

德國汽車工業一直是德國的招牌工業。能耐大、充滿才華和創新精神、可靠耐用使德國汽車享譽世界。但這似乎在短短時間裡就成為昨日黃花。自媒體爆料德國汽車巨頭暗中壟斷市場後,德國汽車工業的欺騙行為便成了人們關注的話題。

德國大眾電動高爾夫車在柏林年度新聞發布會上 圖片拍攝於2014年3月13日
德國大眾電動高爾夫車在柏林年度新聞發布會上 圖片拍攝於2014年3月13日 路透社
廣告

德國汽車工業為德國創造了1百萬個工作崗位。德國每第七個工作崗位就與汽車工業有直接或間接的關聯。汽車工業一旦沾上污點,整個德國就都顯得不乾淨。所以,當德國《明鏡》周刊七月底爆料德國汽車巨頭數十年來違反反壟斷法時,很多人都坐不住了。

根據《明鏡》周刊的指控,大眾、奧迪、保時捷、寶馬和奔馳早在1990年代就已就技術、成本、市場和策略暗中達成了協議。大眾尾氣門醜聞兩年前曝光後,導致總裁換人。新總裁發動內部調查,發現此情況後,於去年向反壟斷部門遞交了自控書。《明鏡》周刊發出指控便是因為掌握了大眾的自控材料。根據媒體的挖掘,奔馳後來退出了秘密協商會議,而且在大眾之前就已向官方遞交了自控書。

要查明如此龐大和嚴重的指控是否屬實,歐盟相關機構將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誰是始作俑者?誰應承擔多少責任?這都是目前無法解答的問題。但為什麼會出現這一指控?也許汽車工業的巨霸地位能給人一些啟發。

德國汽車工業從一開始就是大型工業,國家馬上就加入了領導。1937年由納粹成立的“愉悅帶來力量”後改為“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準備社團”。這一企業的成立不僅僅是一個經濟行為,而更是一個包含不少知名人物的政治和社會政治行為。汽車普遍化很早就是德國的國家項目。這就使國家和汽車工業靠得太近。國家缺乏對汽車工業的監控以及汽車工業的舉足輕重使汽車巨頭們飄然欲仙。

德國《世界報》報道說,汽車巨頭們都知道,汽車工業已大到不能倒下的地步,否則,國家的根基就將受到動搖。汽車老闆們根本就不需要和總理“平起平坐地”談判,他們覺得自己的座椅比總理的要高好幾層樓。對普通人有效的法律,對他們未必有效。違背法律進行操縱,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實行強者的權利而已。

幾乎就在壟斷指控出台的同時,有關柴油車尾氣操縱軟件的醜聞也在擴大。兩年前只是大眾被發現操縱了尾氣排放軟件,現在媒體爆料,戴姆勒也安裝了尾氣操控軟件。戴姆勒一開始不承認,但現在不得不承認事實,並發出了召回3百萬輛柴油車的通告。戴姆勒總部所在地斯圖加特時常有霧霾,官方多次向市民發出空氣污染嚴重警告,現在總算找到了部分原因。一些政要威脅說,如果汽車工業繼續不改造柴油車,就不許柴油車在斯圖加特行駛。一旦斯圖加特實行柴油車禁行令,其它城市也會跟進。德國柴油車將前途坎坷。

雖然一系列爆料使德國汽車工業陷入信譽危機,但這似乎沒有使德國汽車巨頭們驚慌失措。大眾表示不會對《明鏡》的壟斷指控做出反應。寶馬和戴姆勒也都不加回應。就柴油車尾氣問題,德國交通部長要求汽車巨頭們負起“該詛咒的責任”,基社盟領袖澤霍費爾首次表示,贊成消費者聯合控告汽車生產商,環保部長也在向汽車工業施壓。各方壓力還會加大,但這一切能否使汽車工業幡然醒悟,洗心革面走向未來,還有待觀望。

瀏覽其他章節
  • 04:36
  • 04:27
  • 04:16
  • 04:36
  • 04:23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