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戛納電影節首日展映:《廷巴克圖》與《派對女郎》

發表時間:

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剛剛拉開帷幕,參賽影片還遠未放映完畢,首日展映的兩部作品已經頗為影評人看好。一部是毛里塔尼亞導演阿伯德拉馬納•西薩柯的作品《廷巴克圖》,另一部是法國3名青年導演的處女作《派對女郎》。的確,在星光燦爛、童話夢境般艷麗多彩的開幕式之後,這兩部影片樸實無華的鏡頭將觀眾帶回生活的現實。

廣告

《廷巴克圖》是本屆電影節上唯一一部角逐金棕櫚獎的非洲影片。廷巴克圖是西非國家馬里的一座城市,如今已經改名通布圖。廷巴克圖在馬里帝國的黃金時代,曾經是這個西非內陸國家重要的貿易商埠,還是伊斯蘭文化的高等教育中心。而通布圖則在2012年馬格裡布伊斯蘭基地組織等激進團體佔領下,變成了極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野蠻、粗暴與愚昧行動的舞台。電影節的介紹手冊上寫着:“這裡地方沒有音樂,沒有香煙,沒有舞蹈,甚至沒有笑聲。”西薩柯希望通過這部電影所展示的正是這種宗教蒙昧主義與原本以仁愛與寬容為核心的伊斯蘭信仰之間的對立,影片中不同人物的故事將觀眾帶入愛與仇恨、希望與絕望、歡樂與悲痛的情感起伏。西薩柯在戛納的一次記者會上介紹說,《廷巴克圖》影片的靈感來自一個真實的故事:2012年,在馬里北部一座村莊,一對未婚同居的夫妻被以石刑處死。西薩柯不平的表示,沒有人關注到這起事件,但一部新款手機問世,媒體都會去拍照。如果不警惕的話,人們就會對恐怖變得無動於衷。在電影節記者會上,西薩柯一度情緒激動,嗓音哽咽,他說:他為那些曾真實地經歷了這些苦難的人流淚。真正有勇氣的人,是那些沉默地抗爭的人。解放通布圖的不是法國出兵馬里的軍事行動。真正的解放行動,是那些每天在頭腦里吟唱被禁止的音樂的人,那些沒有球卻在踢球的人。西薩柯並不因此認為自己是那些人代言人,他顯然更希望借電影去講述那些無名無姓的、經歷了多種苦難的人的故事。

《廷巴克圖》無疑是一種對宗教蒙昧主義的反抗,西薩柯希望世人能夠看到伊斯蘭信養寬容和尊重他人的的本來面目。他認為,宗教蒙昧主義常常利用遭到破壞的社會關係而發展,打擊宗教蒙昧主義,需要從伊斯蘭信仰內部開始,不能讓那些極端分子將伊斯蘭信仰佔為己有。從目前法國影評屆的反應來看,觀眾從影片帶來的震撼中領會了西薩柯憤怒。

3位法國青年導演的作品《派對女郎》在電影節“一種注目單元”中放映,並不是金棕櫚獎的參賽片。3名青年導演分別是Marie Amachoukeli, Claire Burger 和Samuel Théis。《派對女郎》是3位年輕人的故事片處女作,影片沒有令人震撼的場面,但以一個社會底層普通人的真實故事感動了觀眾。影片以法國與比利時交界地帶的洛林地區為背景,講述了一名在酒吧服務的女子的故事。她以誘導客人消費來維持生活,養育她的同母異父的4個孩子。這位已經在花甲之年,卻依舊濃妝艷抹,周旋於酒吧派對與顧客之間的女子,面對一個老顧客的求婚,感覺也許到了換一種方式生活的時候,她可以借婚禮重新認識她十分陌生的骨肉,但她最終還是難以遠離派對和酒吧的歡鬧氣氛。影片的故事取材於三名導演之一,Samuel Théis本人和母親的經歷,擔任影片女主角的正是故事的主人公本人,Angelique Litz俄nburger, Samuel Théis則在影片中扮演了他在現實生活中的角色,這種安排使得這個真實的故事更加天然去雕飾。而影評界對於並非職業演員的Angelique Litzenburger的表現讚不絕口。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