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特別節目

國際社會一致譴責尼斯恐怖襲擊事件

發表時間:

7月14日,法國在遭恐怖襲擊重創。當日晚間,國慶焰火剛剛熄滅繽紛的光芒,一輛載重卡車瘋狂衝向尼斯海灘正在散去的人群,根據最新統計,84人喪生,18人重傷危急。目前沒有團體或個人聲稱對事件負責,警方的調查工作也才啟動不久,但法國總統奧朗德在第一時間發表的講話中已經表示,此次事件帶有恐怖襲擊的所有特徵。這是自去年11月巴黎巴塔克蘭音樂廳恐怖襲擊事件後,法國發生的最嚴重的襲擊事件。國際社會一致譴責。

2016年7月15日,尼斯恐怖襲擊事件次日,行人在事發現場附近駐足,哀悼遇難者。
2016年7月15日,尼斯恐怖襲擊事件次日,行人在事發現場附近駐足,哀悼遇難者。 圖片來源:法新社BORIS HORVAT
廣告

聯合國安理會15國聯合發表聲明,對這次恐怖襲擊的野蠻行徑發出“最堅決的譴責”。
美國總統奧巴馬迅速發表公報,嚴詞譴責“這起看來是恐怖襲擊”的事件,奧巴馬強調法國是美國最傳統的盟友,美國對法國人面對的襲擊事件感同身受。奧巴馬在公報中指出,在7月14日這個紀念法國大革命的日子,應當牢記法國的民主價值曾經啟發了全世界。白天才在巴黎參加了國慶閱兵活動的美國國務卿克里也強烈譴責這起在一個慶祝自由、平等、博愛的日子裡襲擊無辜者的襲擊行動。正在為確定共和黨總統競選人黨內提名奔忙的特朗普立即決定暫停原定於今天宣布競選搭檔的記者會。他在一次媒體採訪節目中表示,這起襲擊事件表明美國和全世界都必須更堅決地面對伊斯蘭激進分子。即將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希拉里•克林頓表示:所有美國人都與法國人站在一起,以一個共同的聲音說:我們不會被嚇倒。

正在烏蘭巴托舉行的亞歐峰會與會領導人聯合發表聲明,“明確譴責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無論肇事者為何,無論在何地點,也無論動機為何。”在烏蘭巴托參加會議的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指出,遭到襲擊的人是那些歡呼自由、平等與博愛的人們,這一天不僅是令法國,也是令歐洲,是令所有人悲傷的一天。同在烏蘭巴托的歐盟委員會主席榮克在一次記者會上對傷亡如此慘重表示深感悲痛。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在烏蘭巴托表示,在反恐鬥爭中,德國與法國站在一起,沒有詞語足以表達德國與法國友邦的團結。剛剛在脫歐公投的震蕩中走馬上任的英國新首相特雷莎•梅對“這次可怕的事件”深感“震驚和憂慮”。西班牙首相拉霍伊通過社交平台推特向法國人民表達哀悼,譴責襲擊“令人憎惡”。

在烏蘭巴托參加亞歐峰會的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也迅速做出反應,指出,恐怖主義沒有邊界,是大家共同面對的挑戰。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中國總理李克強15日上午在烏蘭巴托兩次回答記者提問,向遇難者表示哀悼,聲明必須“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新華社報道也顯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就襲擊事件致電法國總統奧朗德報道慰問,對襲擊事件表示強烈譴責,表示,“恐怖主義是世界各國人民面臨的共同威脅。”中方“願同法方深化反恐合作,共同維護中法兩國和世界安全和平。”

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埃及等阿拉伯國家也都發出一致譴責,埃及遜尼派穆斯林最高信仰機構發表譴責公報,強調這些恐怖襲擊行動與伊斯蘭信仰的教導背道而馳,呼籲團結一切力量,戰勝恐怖主義……
面對恐怖襲擊漫無目的地濫殺無辜,任何語言似乎都不足以表達各方的憤怒,而傳統的安全措施也不斷顯示出其局限。

一年多來,法國已經多次面對恐怖襲擊,傷亡慘重。2015年1月7日至9日,包括諷刺周刊《查理周刊》編輯人員在內的17人在接連發生的三起襲擊事件中喪生。當年11月13日,巴黎法蘭西體育場、市中心咖啡館和餐館以及巴塔克蘭音樂廳相繼發生襲擊,130人喪生,350多人受傷。但在這兩起震驚世界的大規模襲擊事件之外,還有多起小型襲擊和未遂襲擊事件。

自11月13日的襲擊事件之後,法國即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此後,緊急狀態三次延長。在尼斯事件發生前幾小時,法國總統奧朗德才宣布不準備在本月底再度延長即將到期的緊急狀態。但恐怖分子顯然沒有給法國人任何喘息的機會。奧朗德14日當晚宣布再次延長緊急狀態三個月。但尼斯事件的發生,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緊急狀態的效力有限。法國總統已經同時宣布,法國將加強在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的行動,希望從源頭重創恐怖組織。

法國雖然在恐怖襲擊浪潮中付出沉重代價,但法國並不是恐怖活動組織的唯一目標。今年3月22日,三名恐怖分子在布魯塞爾製造恐怖襲擊,造成32人喪生,而一年多來,土耳其境內的恐怖襲擊行動接連不斷……恐怖行動無國界,反恐行動更需要國際社會廣泛聯合,一致行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