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風土人情

夏多布里昂和《墓畔回憶錄》

發表時間:

《墓畔回憶錄》是浪漫主義文學夏多布里昂給自己寫的一種墓誌銘。作者死前兩年完成的這部巨著,道出了他內心的真實。大約七十歲的時候,他在聖馬洛港外一座名叫格朗貝的孤島上,為自己選定了一塊墓地。十年後,他被安葬到這裡,沒有墓碑,沒有銘文,沒有裝飾,只有無名方石一塊,上面立着粗碩的十字架。孤獨地,驕傲地,默默地面對大海……這墳墓的墓誌銘很長,名字就叫《墓畔回憶錄》。

廣告

弗朗索瓦-勒內•德•夏多布里昂(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是法國十八至十九世紀的作家,政治家,外交家,法蘭西學院院士。出生於法國布列塔尼伊勒-維萊訥省的聖馬洛市。拿破崙時期曾任駐羅馬使館秘書,波旁王朝復辟後成為貴族院議員,先後擔任駐瑞典和德國的外交官,及駐英國大使,並於1823年出任外交大臣。着有小說《阿拉達》、《勒內》、《基督教真諦》,長篇自傳《墓畔回憶錄》等,是法國早期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家。

夏多布里昂可以說是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對大自然的描寫和對自身情感的抒發成為了一代浪漫主義作家的榜樣。他首創的“情感浪潮”的寫作方法成為了浪漫主義作家常用的濫觴。他的思想和政治行動多有矛盾,一方面推崇王政主義,一方面又崇尚自由,就連他自己也感到困惑。

夏多布里昂從1811年起就準備開始寫自己一生的回憶錄,直到去世前不久,他仍在繼續這項工作。他把這本自傳性的巨着題名為《墓畔回憶錄》(或譯《墓外回憶錄》,法文:Mémoires d'outre-tombe,直譯為“墳墓外的回憶”)。《墓畔回憶錄》不僅描述了夏多布里昂坎坷多舛的一生,也記錄了他所處的變化巨大的時代,記錄了他對這個時代各個事件和人物的評價,對於當時文學的看法。這本回憶錄原計畫在他死後出版,但是一直糾纏着夏多布里昂的貧困使他不得不提早出賣版權。

一八一一年十月夏多布里昂在《墓畔回憶錄》的前言中寫道:這部《回憶錄》是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寫成的。因此,我不得不加進一些楔子,描繪我所處的地點,以及故事銜接時支配我的感情。這樣,我的不斷變化的生 活方式相互交錯:在我顯赫的時候,我會談到我窮愁潦倒時的困窘;在我的苦難歲月里,我會重溫我的幸福時光。我的青春歲月滲透到我的暮年之中,我成熟之年的 莊重使我的輕浮歲月變得陰鬱,我的太陽的光輝,從日出到日落,互相輝映,互相溷雜,使我的敘述顯得有點溷亂,或者說,有一種無法形容的統一。我的搖籃中有 我的墳墓,我的墳墓中有我的搖籃;我的痛苦變成快樂,我的快樂變成痛苦,而且在讀完這部《回憶錄》之後,我弄不清它究竟是一位棕發人還是一位白髮人的故 事。

我不知道,人們對這種我無法補救的混雜,會感到滿意還是不滿意。它是我的變化無常的命運的果實:作為寫字檯,暴風雨常常只給我留下我在海上遇難時的礁石。

人們催促我在有生之年就發表這部《回憶錄》的某些章節,但我寧願躺在我的棺材裡說話;那樣,我的敘述會伴隨那些具有某種神聖色彩的聲音,因為它們是從棺材底發出的。如果說我在這個世界經受了太多的痛苦,在另一個世界應該變成一個幸福的亡靈,從香榭里舍透露出來的光線將在我最後的圖畫上撒布光輝,保護它們:生命於我是不適合的;死亡於我也許更加相宜。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