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灣

台灣高中國文文白比率之戰政治凌駕專業文言文比率被迫下修

台灣高中國文課程文言文與白話文比率之爭翻盤,因政治力量介入,非國文專業且政治味十足的教育部「課審會」委員的表決,竟推翻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發會」國文專業教師研發三年的草案,文言文比率從「45%到55%」降為「35%到45%」,預計後年開始實施。台灣媒體評為「一面倒,政治凌駕一切」。

反課綱學生髮起包圍教育部行動 7月22日
反課綱學生髮起包圍教育部行動 7月22日
廣告

台灣高中課程綱要的制定流程是,先由國家教育研究院「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研究發展會」(簡稱課發會)制定草案,再送到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審議會」(簡稱課審會)審議。

以這次為後年做準備的國文課綱修正來說,「課發會」是經由各地國文老師長時間討論,及近五百位高中國文教師意見調查結果,並經公聽會等程序,歷時三年,才將高中國文課程的文言文比率由現行的「55%到65%」修正為「45%到55%」,推薦選文則由三十篇修正為二十篇,做成草案,送到教育部「課審會」。

但教育部這一屆「課審會」委員,卻是在民進黨執政後,由立法院各黨派推薦的「遴選委員會」審查選出,「遴選委員會」的組成是依政黨比例,也因此「課審會」委員綠營佔多數。也就是說,「課審會」的結構政治味十足,且委員來自不同領域,但在23日的會議中,卻推翻「課發會」研修三年的專業意見。

台灣媒體報導,「課發會」研修提出的課綱草案,竟然需經過「課審會」表決通過,學者認為,此舉將讓「課審會」取代「課發會」,非專業委員的意見凌駕於專業委員之上,「課發會」專業功能消失,剩下「課審會」的表決文化。

事實上,台灣這次修正高中國文課綱,首先在「課審會」中提出應把文言文比率降低到30%的,竟是「課審會」當中二十歲出頭的學生代表,這是台灣「課審會」數十年來首度有學生擔任委員,這是受到反課綱微調運動的影響,「課發會」專業委員嘲諷這是「世界首例」。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