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華世界

台灣以藝術美食等軟實力來博得國際喝彩

發表時間:

以多元文化着稱的巴黎日前(9月22日開始至10月1日結束)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外國文化周與國際美食村等活動,台灣當代藝術家與特色小吃在駐法代表處的致力協辦下,也盡情展現在這些可促進國際合作交流的平台上。

2017巴黎外國文化周台灣推出「漫遊記事」(Carnets du flâneur)的台法藝術家聯展
2017巴黎外國文化周台灣推出「漫遊記事」(Carnets du flâneur)的台法藝術家聯展 主辦單位提供
廣告

先來看看今年是第16屆的巴黎外國文化周,這項活動是由巴黎外國文化中心論壇(FICEP)主辦,並獲得法國文化部、外交部、巴黎市政府等單位的持續支持。每年選定一主題,繼去年推出的“青少年”後,今年大會特選“街La Rue”為主題。

台灣文化部駐巴黎的文化中心,配合此一主題,從「城市漫遊者」的角度策畫了一檔名為「漫遊記事」(Carnets du flâneur)的台法藝術家聯展。邀請到曾經或者目前正在法國西帖國際藝術村駐村的台灣藝術家王湘靈、牛俊強、林仕傑、程仁佩、林正偉及正於德國柏林駐村的吳權倫,及曾於台灣駐村的Gwenola Wagon在巴黎六區的Frédéric Moisan畫廊聯合展出。

台灣駐巴黎文化中心連俐俐主任對本台介紹說,「漫遊者」(flâneur)一詞最早出現在十九世紀末法國詩人波特萊爾(Baudelaire)的詩歌散文,近代德國思想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也曾對它有特別論述。此一名詞的誕生系源於十九世紀末末代性都市化進程中,游移於都市空間中的知識分子。他們並非無所事事地遊盪閑逛,而是與都市生活保持着若即若離的距離,審視着彼此之間的關係,窺探在這空間里流幻的細微變動。

進入二十一世紀,信息化與全球化的當代社會裡,人與人的時空距離有着巨大轉變。都市面貌固然仍存在着一定的具體空間屬性與歷史存留,但都市間的距離拜科技發達之賜,已大幅縮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更趨多樣複雜。七位台法當代「城市漫遊者」透過裝置藝術、攝影及錄像等形式,從不同的視角與觀點,表達出對於自我、社會現狀、歷史發展及自然環境的種種辯證思考。

牛俊強的錄像作品「遊記」,透過他者之眼,藝術家完成了「到此地,並見到這個人」的動作,而事實與這些人皆從未相遇。人與人的交會、微敏的牽扯互動,經過藝術家的巧思設計,道着不可預期的緣分詩情;王湘靈的攝影作品「質變」,感受到的是外在環境對於人的壓迫,以及從現實生活體驗到的人的孤獨本質與生命的異化;林仕傑的實驗電影「解體概要」則是取樣自七零年代美軍政治倡導短片,運用撿拾舊片(found footage - « enregistrement trouvé »)的布陣系譜,精心策畫如何滲糅歷史(日殖、國民政府、美帝的冷戰時代等)至當代的影像書寫,同時讓觀眾反思歷史影像敘事的政治意圖;程仁佩攝影作品「我和你的野餐時光」,以藝術家駐村觀點體察巴黎都市景觀中的公共設置-垃圾桶,人們每日生產的垃圾在都市空間呈顯的內在變動風景,並成為都市美學中不可避免的消費圖像、資本主義印記;林正偉的裝置藝術「點石成金」,將巴黎都市街道所撿拾廢棄對象敷上金漆,藉此討論藝術家勞動的價值,乃至於對象被價值化後其本身所隱藏的權力功能。

吳權倫的攝影系列作品觀察自身台南住家街道門前,以塑料容器改造的盆栽,審視庶民妝點公共街道空間的生活美學作為。Gwenola Wagon女士則於2015年駐村台灣,針對螢火蟲轉移至都市空間生存的變化進行創作,對生態環境提出質問,藉由螢火蟲的遷移探討水質、空氣、土壤等自然受污染破壞的現象。

這七位台法「城市漫遊者」的創作試圖激發觀眾的視覺感官、撥挑我們對生存環境空間的辯證思維。他們從中探觸環境質變、人類生存的孤獨感、藝術家角色與價值、現代性機制的權力運作、影像與真實的辯證、歷史影像敘事的反思、生態污染破壞等議題,並轉化以藝術美學之實踐,凸顯當代的癥候。這些癥候既是台灣的,也是普世性的。

近年活躍於巴黎與歐洲的行為暨視覺藝術家林人中將於9月27日,在「漫遊記事」的開幕茶會中,策畫一場現地表演作品「我的鬧鐘叫醒我之後」(After my alarm wakes me up)。

國際美食村的台灣攤位
國際美食村的台灣攤位 台灣駐法代表處提供

除了有特點的藝術創造力,風味小吃也是台灣另一項有代表性的軟實力。今年,台灣“刈包”就獲邀參加以“麵包”為主題的第2屆國際美食村,讓大家在一邊欣賞塞納河畔美景的同時,一邊品嘗這款異國美味。

為了不負國際村的美名,據悉主辦方邀請了來自40多個國家的廚師帶來地方風味特色美食。並且在塞納河左岸7區這一段搭起一個個白色帳篷,展示各自特色美食。

台灣攤位掛着國旗,主打刈包,由位在巴黎5區的Zaoka(從台語“竈腳”而來即廚房之意)餐廳的台灣人黃郁珊製作,除了傳統豬肉配花生的口味,也為素食者準備了韭蔥、紅蘿卜混合風乾西紅柿的口味。攤位上,還推出台灣啤酒、冷泡茶和鳳梨酥等台灣特色食品。

黃郁珊表示,這次推出的“刈包”是精心為法國食客準備的,好比花生的顆粒研磨成不同大小,讓口感的層次更豐富。她還說,法國人少有機會看到刈包,她除了介紹刈包的名稱,還會補充說明刈包像是「台灣漢堡」,是以蒸來烹調,據記者觀察,台灣的豬肉“刈包”還頗受歡迎的。

據台灣駐法新聞組介紹,今年獲邀參與國際美食村,背後還有一段小故事。法國料理電視節目主持人薛斯諾(Fred Chesneau)曾前往台灣拍攝,對台灣印象很好,他去年贊助第一屆國際美食村活動時,就建議邀請台灣參加。

另外在本月22日下午的開幕式,還有不少外國駐法大使將前來助興,與法國市民與各國遊客一同分享全世界風格迥異的美味珍饈。台灣駐法張銘忠代表也對本台表示,很高興藉由此一平台讓更多的國際人士認識到台灣的美食。同時,他也呼籲,中國大陸能夠正面看待兩岸關係。

本文最後感謝台灣駐法代表張銘忠、巴黎文化中心主任連俐俐,以及“竈腳”餐廳大廚黃玉珊接受採訪,並歡迎點擊配圖右上角箭頭收聽訪談的精彩內容。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