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香港反送中:大陸遊客移民如何看?怎麼做?

發表時間:

一個多月來,香港社會因《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的一系列大規模和平遊行和更激烈抗議而撕裂,港人,尤其是大量年輕人走上街頭,要求親北京的港府撤回這個極具爭議的條例,同時也要求北京不要繼續侵犯“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原則下的香港社會尚可享受的集會言論和種種自由。在這場抗議浪潮中,由於媒體網絡消息封鎖,大陸人對香港大型抗議活動了解十分有限,即使有所了解也不免會產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但也不乏質疑,反對或羨慕交織的複雜心理。如果說,沒有比較的大陸人這些心態可以理解的話,那麼遊客或居住在香港的大陸人表現又如何?

香港西九龍火車站附近的抗議人群2019年7月7日
香港西九龍火車站附近的抗議人群2019年7月7日 AFP
廣告

法新社周四(711號)發自香港的一篇報道對部分在香港的大陸遊客和移民做了一個素描,雖然不能面面俱到,但也頗具代表性,或可一斑窺豹。

毫無疑問,港人一個多月以來歷史性的抗議震撼着這個英國前殖民地,反映的是港人認為北京正在踐踏着香港自由和獨特的文化而激發的憤怒情緒。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百萬港人參加的遊行是一海相隔的大陸人目前絕對沒有可能進行的抗議活動。但是,居住香港大陸移民對這次轟轟烈烈的反送中運動意見分歧很大。

其中一部分人對“反送中”抗議持敵視態度。也有很多人支持抗議行動,但由於擔心來自北京的壓力因此沒有任何錶現和作為。而有一小部分人,就如一名27歲的音譯為林姓女士一樣,決定做了他們在大陸時根本不可能做的事,即:走上了街頭,加入了抗議者的行列。這位來自中國北方的女孩告訴法新社記者,是首次參加一個社會運動。她敢於公布自己身份,遊行時也不戴口罩。林女士認為,香港是中國唯一擁有言論自由之地,上街遊行是行駛個人權利,也讓她親眼看到親身體會和感受到了。林女士說,她在搬到香港居住前也對政治不感興趣,但銅鑼灣書店五位職員失蹤案喚醒了她的意識,同時,在2016年文革50周年之際,也對這段十年歷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她大膽地說,如果逃犯送中條例順利通過後,書商們失蹤事件將重演,但屆時將是合法地進行。

需要指出,面對街頭的大規模抗議,香港特首林正月娥周一已經宣布送中條例實際上已壽終正寢”。但抗議人士沒有決定因此停止行動,他們將繼續包括要“林正月娥下台等五項要求的抗爭。

法新社報道繼續指出,1997年主權回歸中國後,香港接納了來自大陸的超過百萬移民,大量移民也成為這個730萬人口城市發生社會摩擦的原因之一。來自大陸的居民享受着和港人同樣的自由,但一旦北京發現他們有批評態度,將來回去時就有可能遇到麻煩。

對這次反送中遊行,中國媒體網絡信息嚴格封鎖,指責由外國反華勢力策畫資助,而非民眾對越來越強勢的北京插手干預香港事務的表現。周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繼續批評英國外相亨特對香港事務指手畫腳。

在此背景下,法新社對香港二十多位陸客訪問時發現,僅有六人聽說過反送中遊行。

一名21歲的朱姓女大學生說,遊行在大陸十分罕見,她在微信上看到了香港遊行的消息。另一名遊客說,他在官方媒體上看到倫敦參與並煽動了抗議活動的消息,但他難辨真假。

法新社指出,一些生活在香港的“大陸人”不能說他們對遊行一無所知,但不少在香港工作或學習的年輕人都在表達自己政治理念時表現的十分謹慎。

一名在香港居住了7年的30歲劉姓男子說:遊行抗議是個敏感話題,他不願意冒險。他說,很多在港來自的大陸的同齡人都希望抗議活動儘快結束。

另一名28歲,來自廣東的曾姓男子反對強制通過引渡法案,但他不願意參加遊行,他說自己從來沒有參加過遊行,也很少公開表達自己的看法。

除此以外,也有一小部分大陸人公開支持港人民主理念。一個由來自大陸移民組成的小團體最近就公開參加遊行,他們用自己的方言而不是廣東話喊了口號。2008年來港,目前在大學任教的Li Minnie女士是組織者之一,她認為,不少大陸移民一直支持香港民主,但方式比較隱蔽。她說,自己也是在拿到香港身份證之後才開始敢於上街遊行的。她認為,可見性是一種力量,如果不敢表達自己的思想,就不能將其轉化成力量,她希望通過遊行展示權力。

法新社報道最後指出,部分最激進的香港示威者對大陸人有敵意,甚至將他們比作“入侵的蝗蟲”。這種仇視態度過去也曾讓李女士猶豫不決,但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她總結說:“情緒,行為和價值觀不是來自我們出生的地方或種族群體,我們做某件事情是因為我們認為這樣做很好”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