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亞洲/藝術/電影

沃蘇勒電影節:當代“愚公”為何憑一人之力修五公里的路?

沃蘇勒國際亞洲電影節上,在紀錄片單元放映了一部法國導演在中國南方廣西省一個瑤族村莊拍攝的奇特故事,可以說是一個現代版的寓言。

<<一條通往小江屯的路>>劇照
<<一條通往小江屯的路>>劇照 @網絡圖片
廣告

這部紀錄片的片名是“一條通向小江屯的路”。在中國廣西,一個瑤族小村莊與外界沒有公路連接,幾十戶世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家幾乎與外界隔絕,出入全憑雙腳。這本是一個猶如世外桃源的清凈地,但由於交通不便,醫療教育等問題都難以和“中國夢“相匹配,因此,政府決定將村民全部遷移到為他們修建的小區中,讓村莊自然消失。但是這個決定讓村裡出去闖蕩獲得成功的中年人心有不甘,他要自己投資修建一條五公里長的路。這也是這個患了肝癌的男子想要留給親人們的一條發財致富之路,與其被拋棄,被迫遷徙,不如自己動手改變命運。紀錄片反應的就是三個月的艱辛工程。

公路可以改變一個村莊的命運,村民們應該享受到的社會福利比如醫院等設施,而不會在生了急病後因如法及時就醫而死亡,這也是這位不惜代價要修路的黃先生的初衷。但問題是,打通與外界的距離和空間障礙也會讓原生態的村莊逐步失去特色和傳統,開放會給原住民和生態環境帶來致命的損害,在兩者之間做到平衡和面面俱到非常困難,幾乎不可能,這也是二十多年來高科技和網絡的發展帶給人類未來的挑戰。現代愚公面臨的實際上是新問題。

影片的法國導演讓-米歇爾 高利隆(Jean-Michel Corillion)先生有30多年的紀錄片拍攝經驗,足跡遍布世界各地,<<一條通向小江屯的路>>是他在全球各地拍攝的"道路"系列之一。高利隆先生說他不評判,不帶自己的政治觀點,而是要將現實呈現出來,留給觀眾思考的空間。

本次沃蘇勒電影節上共有8部入圍片角逐最佳紀錄片獎。涵蓋的主題從敘利亞內戰中的伊斯蘭聖戰分子,流亡到日本的庫爾德難民,到印度兒童教育或新加坡的退休老人的生活等等。該獎由沃蘇勒市贊助,評委由六十多名來自上索恩省得高中生和大學生組成。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