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書香世界

財政緊縮:人類史上最危險的觀念

發表時間:

在歐洲陷入經濟困境的時候,歐美國家都把政府支出當作是魯莽的浪費,認為這是讓經濟變得很糟的原因,於是就紛紛施行嚴苛的預算裁減緊縮政策,來解決金融危機。

廣告

經濟緊縮政策到底是經濟重症的萬靈丹?還是飲鴆止渴的不歸路?美國布朗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馬克‧布萊思(Mark Blyth)就推出了最新經濟著作《大緊縮:人類史上最危險的觀念》。政治經濟學專家布萊思在書中舉歷史實證為例,證明緊縮政策不僅使經濟大蕭條惡化,甚至間接引發戰爭;他認為,緊縮只會導致增長陷入低迷,讓財富和所得分配更不平等。

在經濟危機到來的時候,我們都紛紛在問,緊縮,真的可以解決金融危機嗎?緊縮到底是什麼把戲,又讓我們付出什麼樣的成本?

歐美國家都紛紛施行嚴苛的預算裁減撙節政策,來解決金融危機。政府說我們寅支卯糧,該是勒緊腰帶的時候。作者就在書中說,其實這種說法可是順理成章地遺忘所有這些債務到底是怎麼來的。欠下這麼多錢可不是因為政府亂花錢,而是為了救援瀕臨崩潰的銀行體系,捐輸巨額資金幫助它們重整所造成的結果。透過這些措施,原本應該算是民間的債務變成政府債務,那些真正捅下漏子的人卻若無其事地逍遙法外,把罵名留給政府,又讓全體納稅人來負擔債務。

作者提出,這個負擔現在正以全球實施緊縮的形式進行着,透過降低國內薪資和物價的政策,希望能夠恢復競爭力且達成平衡預算。作者布萊思指出,緊縮其實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思想,過去一百年來都有許多國家想透過裁減支出來達成經濟成長,但這些歷史實例顯示它根本無效,一再死灰復燃的緊縮思想不會擴大經濟成長、也不會帶來機會,當所有國家都這麼做的時候,只會讓全球經濟“越玩越小”。

布萊思的《大緊縮:人類史上最危險的觀念》共分為三部七章,其中第一部檢視緊縮危機的來龍去脈,以及它在歐洲如何做出人類史上最大的改頭換面把戲。第二部將討論緊縮儉約的思想史背景,及緊縮政策在自然史中的實踐狀況。第三部對上述這些討論做簡短的總結時作者說到,或許我們就該讓那些銀行倒掉算了,如果採取緊縮儉約我們會走向什麼樣的死胡同。

作者布萊思在《大緊縮:人類史上最危險的觀念》的第二章闡述了他的觀點:發達國家的債務危機並不是因為政府揮霍、支出浮濫造成,作者並舉例證明,美國金融業內爆如何衝擊美國、歐元區及其他諸多國家,造成各國債台高築的真相。

《大緊縮》一書所探討的主軸是:政府究竟該如凱因斯學派那樣增加支出,還是該像芝加哥學派那樣強調財政紀律、節衣縮食。作者分析的案例,大都是一次大戰後的歐洲、1930年代全球大蕭條後十餘年、2008金融海嘯之後、2010歐元危機迄今等「災後」各國經濟。作者的主論點也是凱因斯的論點:經濟災難通常伴隨著經濟決策者的躊躇不前,誰都害怕未來還有苦日子,誰也沒膽多消費多投資,於是整個經濟根本沒有自我恢復動力的機制。這時唯一能重新帶起經濟動能的,就是政府。若是災後還要政府緊縮,那就會使經濟長久陷入蕭條。

另外,作者還明確指出,2008年以來歐美“打從一開始就是個銀行危機,後來才轉變為主權債務危機。主權債務市場上的確有狀況,尤其在歐洲這是毫無疑問的。可是(主權債務)危機只是結果而非成因”。

作者還指出,經濟大衰退時,貨幣政策及財政支出能重建金融信心,但在歐洲主權危機中,國際貨幣基金(IMF)被要求提供協助時,均要求受援國家須先採取緊縮政策才能給予援助。背後原因是IMF資源有限,故不能承受受援國家發生重大倒帳風險。針對美國要解決2013年財政懸崖的辦法,本書指出“要透過稅收而不是靠緊縮”,而歐元區必須成立歐元區財政部總會來協調有關各國財政稅收及財政支援分配等事宜。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