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北美來鴻

後美國時代加中關係的不確定性

發表時間:

5月6日,加拿大外交部長方惠蘭(Chrystia Freeland)在國會發表外交政策演講,指戰後世界秩序中最不可或缺的國家美國正在結束自己的角色,這令加拿大選擇走自己的主權道路。方惠蘭以半小時的演講向美國說再見的同時,沒有提及可能取而代之的中國,凸顯後美國時代加中關係的不確定性,加拿大亞太基金會總裁貝思德(Stewart Beck)認為加拿大需要制定一個細緻、長期的中國戰略。

圖為加拿大財長與亞投行行長金立群在加拿大申請加入亞投行新聞發布會上
圖為加拿大財長與亞投行行長金立群在加拿大申請加入亞投行新聞發布會上 路透社照片
廣告

方惠蘭在演講中只提到一次中國,她說“美國主導的自由秩序受到俄羅斯擴張主義、中國崛起、保護主義及全面貿易戰的威脅,導致美國與歐洲及北約關係的緊張。面臨世界新秩序的加拿大,準備提高軍費,並重申對自由貿易和遏制氣候變化的承諾”。她還表示“加拿大的外交與發展要回到硬實力的基礎上”。

觀察家們對此感到意外,前駐華大使馬大維認為方惠蘭讓人感覺世界需要加拿大,但實際上世界更需要中國。因為中國的影響力正在擴大,要生存要發展,加拿大就必須認真思考和權衡。前魁北克省長讓·查雷斯(Jean Charest)認為方惠蘭迴避中國凸顯兩國關係的不確定性,在世界經濟和政治重心轉移到亞洲的時刻,她的外交政策演講卻沒有指明加拿大會和中國建立一種什麼樣的關係,這令人對兩國關係的走向產生懷疑。

美國大西洋雜誌網絡版刊文指加拿大繼德國和歐洲之後“公開質疑美國的未來領袖地位”,“不再完全依靠美國,把命運握在自己手中”的潮流已經越過大西洋來到了美洲本土。美國退隱中國會扮演什麼角色?讓·查雷斯認為特朗普宣布退出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把中國推到領導地位,BBC重提中國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司長張軍今年1月的講話,他說中國並沒有爭搶,只是原來跑在前面的人突然倒下了,就這樣把中國推到了前方。

面對被“突然被推到了前方的中國”,方惠蘭為何視而不見呢?其實,杜魯多政府自2015年11月上台以來就加大了發展對華關係的力度,就在方惠蘭發表演講4天前,加拿大政府把與中國進行的自貿協定探索性談判擺上網絡向全國公眾和各行業徵詢意見,這一談判分別於2月和4月底舉行了兩輪。有加拿大人認為方惠蘭在外交政策演講中迴避中國,是不想引發輿論的反彈。她本人對此的解釋是,她在國會演講是和加拿大人談加拿大。

方惠蘭的迴避之舉,與法廣《誰是加拿大亞洲市場戰略的寵兒》一文中引用的加拿大《環球郵報》民調相吻合,因為近九成受訪者不希望中國介入加拿大經濟,54%的加拿大人樂意看到與東盟簽署自貿協定。一些專家認為加拿大為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制定亞洲市場戰略時,中國的重要性應該排在東盟國家之後。

不過加拿大亞太基金會總裁貝思德對此似乎存有異議,他5月在《環球郵報》撰文,指他的機構所作最新民調顯示,加拿大人不僅相信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經濟關係對長期創造商機的重要性,而且對與中國談判表現出更多的熱情,令人驚訝的是加拿大人還看到了中國作為全球經濟領導者的未來。貝思德說55%的受訪者支持加中自貿協定,這比該機構去年民調增加了九個百分點,比2014年增長19個百分點,76%的人相信擴大經濟參與有利於加拿大企業,54%的人相信會提升加拿大的國際競爭力。而這些數據都要歸功於特朗普,因為是他改變了加拿大人對中國的看法。

亞太基金會的民調還顯示,64%的受訪者擔心加拿大越來越容易在經濟和政治上被中國施壓和困擾,加拿大人期望渥太華要求北京尊重人權、推行政治體制改革和實行民主。貝思德相信在中國問題上,加拿大人不是傻瓜,他們知道中國對加拿大感興趣並不是因為想成為朋友,而是中國人把加拿大視為美國和拉丁美洲市場戰略的支點,看中的是加拿大的自然資源、法制環境和具有國際聲譽的管理。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