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文化藝術

物理學家霍金對人工智能的擔心

發表時間:

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14日在英國劍橋的家中平靜離世,享年76歲。霍金出生於英國牛津,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 這是物理學家牛頓生前曾經擔任過的教席。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廣告

霍金說過,我的工作能夠對理解宇宙作出了貢獻,我非常幸運。但如果不是為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這將是一個空虛的宇宙。

作為傑出的社會活動家, 霍金警告,人口過剩、氣候變化、流行病等都是人類將要面臨的嚴重威脅。我們所發展的科學技術將可能毀滅我們的地球。在一個機器人可以替代人類完成大多數工作的新世界裡,人類必須要“重新再教育”。

2016年在《衛報》的一篇評論性文章中,霍金解釋了他對地球未來命運的擔憂。他說,我們正處於人類發展史上最危險的時刻。我們發展的技術摧毀了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但我們還沒有發展出逃離地球的能力。也許在百年後,我們將可以在其它星球上建立起人類殖民地,但現在我們還只能呆在地球上,因此我們必須要團結一致保護它。”

霍金認為,為了逃離這些威脅,人類必須殖民其它星球,但至少需要一個世紀才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

他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因一場災難而滅絕的風險正與日俱增,比如一場突如其來的核戰爭、一種基因工程病毒或其它危險。如果不能進入太空,人類將沒有未來。 逃離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希望,但至少在未來一百年內,我們還無法在太空中建立起自給自足的殖民地。因此在這一階段里,我們必須要特別小心。

霍金說,人類面臨的大多數威脅都來自科技的發展。這些威脅包括核戰爭、災難性的全球變暖以及基因工程病毒等。我們無法阻止這一進程,也無法改變其方向,但我們必須意識到這種危險,並努力控制它們。

霍金警告,人類需警惕人工智慧發展威脅,機器人有可能消滅人類。在短期內的主要擔憂就是智能的自主武器。在長期範圍內, 他擔憂人工智慧出現系統失控。

霍金認為人工智慧發展確實可以突出自我意志,但是也很容易和人的自我意志相衝突,所以在未來的發展過程當中,必須要能夠合理的掌控平衡點。人工智慧一旦脫離束縛,以不斷加速的狀態重新設計自身,人類由於受到漫長的生物進化的限制,將無法與之競爭,從而被取代。

霍金舉例,致命性智慧自主武器是否該被禁止?如果是,那麼自主該如何精確定義。如果不是,任何使用不當和故障的過失應該如何問責。人工智慧的全方位發展,比如最大化使用智慧性自主武器,可能招致人類的滅亡。

霍金說,早些時候,他和一些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共同在聯合國會議上支持其對於核武器的禁令。他們正在焦急的等待協商結果。目前,九個核大國可以控制大約一萬四千個核武器,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將城市夷為平地,放射性廢物會大面積污染農田,最可怕的危害是誘發核冬天,火和煙霧會導致全球的小冰河期。

這一結果使全球糧食體系崩塌,末日般動盪,很可能導致大部分人死亡。霍金錶示,我們作為科學家,對核武器承擔著特殊的責任,因為正是科學家發明了它們,並發現它們的影響比最初預想的更加可怕。

霍金錶示,就像核武器,人工智慧的發展雖然看似非常樂觀,但是對於人類會造成很大的威脅。

談到人工智慧系統失控的潛在風險,霍金認為,隨着不遵循人類意願行事的超級智慧的崛起,那個強大的系統威脅到人類。這樣錯位的結果是否有可能?如果是,這些情況是如何出現的?他問道,我們應該投入什麽樣的研究,以便更好的理解和解決危險的超級智慧崛起的可能性。

霍金錶示人類迄今為止最深刻的影響就是人工智慧的崛起,對於人工智慧肯定會影響到人類未來的生存,甚至帶來的威脅要遠超於外星人對於地球的威脅。

霍金認為,如果我們不能夠合理的掌控和避免風險,可能就會直接讓人工智慧把自己置於絕境和死地。

霍金對於將科學介紹給更廣泛大眾的工作不遺餘力。霍金的著作《時間簡史》,清晰地解釋了時空與黑洞的奧秘,風靡全球,使他成為自愛因斯坦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霍金將他從1976年到1992年撰寫的14篇文章收集成一本科普著作 《黑洞與嬰兒宇宙》,於1993年發行。

1997年,英國廣播公司與美國公共電視合作製成了六集電視節目《史蒂芬‧霍金的宇宙》。在霍金的堅決要求之下,節目內容完全聚焦於說明科學理論。

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

霍金近年力撐安樂死,主張人們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死。霍金曾透露,如果覺得已對世界再無貢獻,或成為至愛的負擔,他會考慮用協助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

霍金說, 我們都是時間裡的旅客,我們共同走向未來。我們一起努力,讓未來成為我們想要去的地方。勇敢一點,堅定一點,一定要成功。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