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微言微語

文革52年過去,卻從未走遠

發表時間:

五月十六號,是著名的《五•一六》通知發布的日子。這個通知是上世界六十年代中國文化大革命正式開始的標誌。文化大革命開始到現在已經52年,儘管中共中央決議已經正式否定文化大革命,把文革定性為動亂、浩劫,但是文革仍然不允許充分反思和討論,有關文革的深度理論文章和文學作品很難在正式刊物上發表。五月十六號當天,微信微博網絡上的眾多相關歷史敘述與批判文章都很快被刪除,甚至連浩劫二字也快變成敏感詞,因為中共最高領導已將這場浩劫改稱艱難探索。

這是中國教育部刪除文革專章的新版歷史教科書八年級下冊送審本
這是中國教育部刪除文革專章的新版歷史教科書八年級下冊送審本 網絡照片
廣告

一位微友在帖子里這樣寫道:“文化大革命最大的悲劇是什麼?有的說是動亂,破壞正常秩序。是批鬥老幹部,破四舊,摧毀傳統文化。有的說是武鬥,是砸爛公檢法,破壞了法制。還有的說是出了林彪、四人幫兩個反革命集團。我同意一位著名歷史教授的看法:文革最大的悲劇是踐踏人權的法西斯暴政。在文革中有多少人被以反革命罪、惡攻罪(惡毒攻擊偉大領袖及其親密戰友)和其它政治罪名(比如反對上山下鄉)而判刑直至死刑?沒有統計數據。永遠不會有了。當時連刑法都不需要,連法院都不需要,判罪依據的是《懲治反革命條例》、《公安條例》之類。殺人最多的是武鬥嗎?是紅衛兵嗎?都不是。殺人最多的是公安局。”

文革結束後,中共前領導人葉劍英說,文革期間全國整了一億人,死了兩千萬人。文革製造數以百萬計的冤假錯案,上至國家主席下至普通官員和無數無辜的知識分子和群眾都慘遭迫害致死,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屠殺破害絕無僅有。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蔡霞在一篇題為:“文革”是改變個人命運的一場浩劫的文章中寫道:“文革是一場歷史性災難,給執政黨和國家,給全社會帶來巨大的傷害。隨着時間的逝去,中國社會裡許多在“文革”中受盡折磨迫害的老一代人,帶着慘痛的記憶離開人世;當年“文革”中的紅衛兵、知識青年這代人,如今有一部分已經成為了黨和政府的地廳級、省部級甚至更高的領導幹部。歷史被有意識地遮蔽和扭曲後,全社會對歷史的記憶必定是極不完整的,這不僅誤導許多出生於60 70年代的人,甚至80年代以後的人根本不知道“文革”是什麼樣的。

如今的中國,發動“文革”的政治體制和運作機制至今並沒有真正改革,一些黨政官員在處理複雜矛盾時很容易回復“文革”體制的慣性,而2013以來官方輿論中的“階級鬥爭論”、“專政論”、“刀把子”等說法,其實都是“文革”中的常用語。”

五月三號,《人民日報》刊登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中紀委六次全會上的講話全文。 在這份罕見的講稿中,習近平三次提到政治野心問題,他說:“黨內存在野心家陰謀家,從內部侵蝕黨的執政基礎,我們不能投鼠忌器,王顧左右而言他,採取鴕鳥政策”。

一篇題為《一九六六,主席成叛徒,叛徒變舵手》的網文作者這樣寫道:“這次再抓野心家陰謀家時,是非對錯的統一標準又是什麼?是不是政治的需要就是標準?不知在公元2018年的中國大地,又將會抓出多少野心家陰謀家?是否因為中國自1976年後,已40年再沒出現野心家陰謀家了,現在到了該抓一批該判一批該殺一批的時候了?籍此確保“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沒有深刻的反思,歷史必將重演。一篇題為《文革,從未走遠》的網文這樣寫道:“今天是五一六通知下達五十二周年,有人說文革結束了,可我認為,文革從未走遠。文革中的做法,思維,一直在延續。沒有是非對錯,一切只為政治需要。鋪天蓋地的洗腦,造就了無數愚民,熱衷於鬥爭,熱衷於向權貴獻媚。跪舔權力,是這個民族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表忠心當然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你要把領導的敵人揪出來。大到社會小到單位,都有一個站隊問題。站對了,你是正面人物,大家要學習你,敬仰你,可站錯隊,你很快會變成反面人物。一切都是權力鬥爭,成王敗寇。受傷的永遠是百姓。文革從未走遠,首先是文革式語言,沒有離開過我們的生活。大家不妨看看近年來揪出的貪官污吏,對於他們的評價,熟悉文革史的人一定嘆服,活脫脫的文革語言。如今的宣傳口號與那時何其相似。當年講三忠於四無限,偉大領袖偉大統帥,今天呢,講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做某某人的好戰士。

文革式的做派從未離開我們的視野。就在幾天前,成都秋雨福教會的教友們為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舉行禱告會,結果連續兩天成都當局出動上千警力對參與者實施抓捕拘留,事先沒有任何書面通知。權力之任性可見一斑。在這個號稱依法治國的國度,在這個號稱信仰自由的國度,破壞法治侵犯人權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文章結尾作者寫道:“文革從未走遠,因為它已經從一場給國家,民族,人民帶來巨大破壞的內亂,變成了艱辛探索,缺乏經驗的必然過程!”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