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文化藝術

沈遠訪談

發表時間:

在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舉辦的“世界劇場”中國當代藝術展將於9月23日結束。這次展覽呈現的作品有幾個共同的特徵: 它們是觀念藝術作品,創作和曾經展出的時間是在1989年到2008年期間。

沈遠作品: 南嶺史1957-2005  (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世界劇場”展)
沈遠作品: 南嶺史1957-2005 (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世界劇場”展) LIN Zuqiang , RFI
廣告

觀念藝術是近半個世紀以來,對以繪畫和雕塑等注重傳統造型工藝的藝術形式的游離和反叛。

在材料上,用的是日常生活中不一定需要精到而複雜的工藝手段,甚至舉手之勞就可以得到的器物, 包括舊物或廢物;或者是新的、與時俱進的新科技手段。

在思想上,觀念藝術更多的考慮創作者眼裡、心裡對生存環境的一種反饋。可以是世界觀,也可以是國家觀,藝術觀。

孟璐、田霏宇和侯瀚如聯合策展的“世界劇場”展實際上談的是民主,自由,全球化,當代性這些議題在中國的存在、發展和衝突。所以他們選的時間從六四事件的那一年1989年開始,到中國舉辦奧運會的2008年。

他們一方面組織觀念藝術看中國和中國藝術家眼裡的世界,另一方面有通過設定了時間段後的中國看觀念藝術。這裡面,既有展覽組織者確定的思想主題,又有承載思想主題的載體。觀眾既思考政治,又欣賞形式。

看中國的民主、自由、全球化、當代性的思考框架是:二戰之後,歐美在經濟上走向全球化、在政治上通過由資本支持的競選來輪替執政團隊的背景下,希望把自己的這種模式複製到全球各地的努力里。

新藝術手段打破了幾百年來對工藝的講究和傳承,在解脫這種講究和傳承的束縛中,更自由地尋找材料、手段與思想之間相互聯繫的巧妙。

策展人呈現的是歷史性的定格, 看在這個定格中屬於發展中, 在格子外持續後繼發展的思想和形式。 

我們陸續播出幾位參展藝術家的訪談,請藝術家們介紹自己的作品和創作思路。

他們的介紹超越策展人辦這次展覽的格局。因為集體展覽必然有統籌、集中和聚焦。而各位藝術家的介紹可以讓我們在一個更寬泛的場景里了解這次展覽的取捨、 局限和重點,看到主觀與相對性,更讓我們看到民主、自由、全球化、當代性這些議題以及展覽中的表現形式之外,各種豐富的可能性。

訪談讓我們了解這次展覽的深刻和精彩,也讓我們發現展覽之外的海闊天空。

請聽沈遠訪談。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