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美中貿易談判背景

發表時間:

美中貿易談判將迎來關鍵一周,中國副總理劉鶴將前往華盛頓,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長努欽進行談判。雙方正設法解決圍繞中國的貿易與知識產權行為、工業補貼和市場准入方面的深度分歧,以避免美國原定從3月2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

廣告

中美雙方可能都會說朝着達成協議取得一些進展。不過在核心結構性問題上出現另一僵局的話,將被視為不利於3月前達成協議的跡象,投資者將會為關稅上調做準備。不管達成什麼協議,都需要得到特朗普和習近平的批准。如果取得足夠多的進展,中美雙方還可能決定延長截止期限,繼續展開談判,就像去年替換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談判期間常出現過的那種情況。

路透社發表文章說,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穩步擴大,美國抱怨中國以強迫和竊取等方式系統性獲得美國知識產權和商業機密。特朗普政府去年要求中國的經濟模式做出根本性改變,讓美國企業享有更公平的競爭環境。美國的要求包括中國停止實質性強制美國企業技術轉讓,使美國知識產權獲得完整保護。

特朗普對達成協議持樂觀態度,稱中國經濟走軟將促使中國政府進行磋商。但總統顧問們稱,特朗普不會為了達成協議而軟化自己的立場,中國政府必須在包括知識產權在內的問題上作出真正的結構性改革,對此他不會讓步。包括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在內的特朗普政府官員已試圖淡化對本周貿易磋商的預期,稱美國和中國距離解決貿易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國的一項重要要求是,創立一項機制,對中國承諾的貿易改革的進展進行定期評估,該計畫將使美國的關稅威脅長期存在。

中國官員普遍認為美國的行動意在阻撓中國上升至全球經濟的主導性地位,而中國崛起是必然的。他們否認中國要求或強迫進行科技轉移,稱技術轉移只是中美兩國公司之間的商業行為。另一方面,中國希望與特朗普達成協議,以降低美國對中國產品的關稅,並通過增加購買美國的大豆和能源等商品,直接降低兩國之間的貿易不平衡。中國已經採取一些措施,對更多進口商品開放,包括降低進口汽車關稅,以及允許某些領域的外資公司持有中國業務的多數股權。

路透社報道, 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對價值2,5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其中包括對價值500億美元的機械、半導體及其他科技產品加征25%的關稅,對包括化學品、建築材料、傢具和某些消費性電子產品在內的價值2,000億美元的眾多產品加征10%的關稅。特朗普迄今未對許多消費品加征關稅,包括手機、電腦、服裝和鞋類。但是,如果雙方不能在3月2日之前達成協議,特朗普威脅將對大約2,67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新的關稅,實際上涵蓋了幾乎所有剩餘輸美商品。

中國已經對價值5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包括大豆、牛肉、豬肉、海鮮、威士忌、乙醇和汽車等。另外還對價值6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征5-10%的關稅,包括液化天然氣、化學品、冷凍蔬菜及食品配料等。主要由波音公司生產的商用飛機目前未加征關稅。自從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2月同意展開當前一輪談判以來,中國對美國生產的汽車暫停加征關稅,並且已經重新開始購買美國大豆。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