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稻田製造溫室氣體量 恐是過去認為的2倍

廣告

(法新社佛羅里達州坦帕10日電)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全球部分灌溉稻田的管理方式,可能會導致溫室氣體污染量是過去認為的2倍。

根據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刊載的報告,全球70億人口中至少5成以稻米為主食,因此稻田的管理方式對於地球日益暖化的氣候影響重大。

非營利美國環保基金會(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的研究人員檢視稻田栽種製造的氧化亞氮(N2O)量。氧化亞氮是持久的大氣污染物,強度高於甲烷和二氧化碳。在稻田呈現乾燥後再度引水淹沒,氧化亞氮量會攀升。

這種過程稱為間歇性淹沒,往往在稻田中水位低於土壤表面時進行,一年會有多次。

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旗下部分機構鼓勵這種栽種方式,以節省灌溉所需用水,並降低稻田製造的另一種主要溫室氣體甲烷的排放量。目前仍不清楚有多少農民採用這種栽種方式。

研究報告主筆、美國環保基金會科學家克利蒂(Kritee Kritee)說:「當稻田的土壤經常幹了又濕,濕了又干,這個過程一再重複,會成為製造氧化亞氮微生物生存的理想環境。」

克利蒂說:「另一方面,甲烷則是由稻田淹沒於水中才能生存的微生物所製造。」

她還說,一般認為「世上幾乎所有的灌溉稻田都是一直淹沒在水中,其實持續淹沒在水中的稻田並不會製造大量的氧化亞氮」。

但並不是所有的稻田都是一直淹沒在水中。這正是克利蒂所說的「稻田對氣候的全面衝擊遭到大幅低估」。(譯者:劉淑琴/核稿:劉學源)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