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東西南北

中國風行法國多維爾亞洲電影節

發表時間:

每年三月時分,法國諾曼底地區海濱城市多維爾總在一年一度的亞洲電影節的異國風情中迎來春季。作為12屆多維爾亞洲電影節主賓國的中國今年更為這裡帶來別樣的中國風采。首先,此次電影節向兩位導演致敬,一位是菲律賓導演布里蘭特•曼多薩(Brillante Ma. Mendoza),另一位是中國第六代導演的領軍人物  婁燁。

多維爾亞洲電影節網站
多維爾亞洲電影節網站
廣告

從《蘇州河》畔啟程,跟隨《紫蝴蝶》的飛翔進入《頤和園》,最後在《春風沉醉的夜晚》低吟徘徊,婁燁作品回顧影展將使法國觀眾縱觀這位他們早已熟悉的中國導演的電影語言的發展。電影節特別關注的鏡頭轉向的是中國另一位導演  陸川。他的兩部力作《可可西里》和《南京!南京!》在電影節上播出。另外,中國的紅色革命電影也不甘寂寞,意圖一展頭角。多維爾亞洲電影節官方網站這樣表示,應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高層的要求,電影節將播放三部革命影片,宋業明執導的《八月一日》、安瀾的代表作《夜襲》以及翟俊傑導演的《我的長征》。

進入激烈的競賽中,華語影片同樣獨領風騷。長片參賽單元中,台灣年青導演陳駿霖執導的影片《一頁台北》和中國大陸導演劉傑的《透析》與韓國影片《坡州》、《金氏漂流記》、日本影片《符號》、《逃獄王》以及馬來西亞影片《我的女兒》等七部作品角逐最佳影片獎。而在動作片單元中,中國功夫稱雄武林,參賽五部電影,其中華語作品就有三部,分別是羅守耀的《滅門》、陳德森的《十月圍城》和羅永昌的《機動部隊  同胞》。看來,多維爾華山論劍將在中國選手中一決勝負,而備受觀眾好評的《十月圍城》可能將一舉攻下頭獎。

已經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的台灣影片《一頁台北》再度成為多維爾電影節的熱門話題。影片講述一位在台北夜市麵攤上打工的男孩小凱的故事。小凱癡心思念遠居巴黎的女友,常常到誠品書店翻閱法語教材學習法文。他漸漸吸引了書店女店員Susie的芳心,但卻始終對女友念念不忘,為籌集去巴黎的旅費而捲入黑道糾紛中。愛情奇遇、都市冒險,這一由陳駿霖導演構思策畫近兩年的作品翻開台北浪漫溫暖、活力多姿的一頁。本次節目有幸請來《一頁台北》的導演陳駿霖。以下為與陳駿霖導演訪談的內容。

記者:我曾看過您的短片《美》,感覺很清新。《一頁台北》是否可以說是《美》的延續?

陳駿霖導演:原想從短片發展成長片。短片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發生在台北的夜市裡。那時,我們想把這一感覺發展成長片,但發現題材不足(笑),所以開始設計更多的劇情,最後發展成一部愛情喜劇片。

記者:您是ABC  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人,在台北生活的時間應該不長,您認為您的影片可否反映台北的面貌?
陳駿霖導演:我常常想“什麼是寫實?”“什麼是真的台北?”這些問題。其實,並不存在所謂真的台北。每個導演都有他自己的感覺,而《一頁台北》這部電影就是我對台北的感覺。我覺着,我拍台北與台灣本土導演或許不一樣;我將台北想像成為一個浪漫、可愛的城市,有很多小人物,他們發生小小的、有趣的故事。我不想說服觀眾說,這就是真實的台北。我們只想誠懇說,我們眼光里的台北是這部電影的台北。

記者:就是說用新的角度、新的眼光看台北這個城市。
陳駿霖導演:《一頁台北》的確是與之前的台灣影片不一樣,因為,我的背景也不一樣。

記者:有人將《一頁台北》與法國的影片《天使愛美麗》相比較,您如何看這一比較?
陳駿霖導演:有一些小地方或許是相似的,兩部影片都有魔幻愛情的元素在其中,都講小人物與愛情,但我認為,《天使愛美麗》的風格重一些  比如,採用回想等手法。兩部影片的相關處或許在於  《天使愛美麗》把Montmartre的生活拍地很有趣、很有味道  我們的影片也想讓台北展現自己的一種味道。我想,這是兩部電影最相關的部分。

記者:您此前攻讀的是建築專業,並非電影,這次拍攝《一頁台北》與德國著名導演溫德斯合作,有何心得?
陳駿霖導演:很棒。他雖然掛的是監製,但我認為,他的角色更多是老師。他是很厲害的導演,不論是對劇本、選角、還是剪接(他看了一些初剪)的時候,他都會給予我們一些創作上的意見,真是很棒。

記者:這次多維爾亞洲電影節,還有不少影片參賽,其中包括劉傑導演的《透析》,您是否看過這部片子?
陳駿霖導演:我尚未有機會看。很矛盾的是,拍電影前,我是個影迷,什麼都看,去影展時,想盡辦法看電影,但我開始拍電影後,我沒有時間看電影了(笑),到影展時均在工作。

記者:韓國與日本電影近年湧入中國大陸和港澳台,您如何評價這兩個國家的影片?
陳駿霖導演:
前幾年,韓國電影大發展,出現了很多厲害的導演,很快就達到國際的水準。其實,台灣或內地都有這一可能,因為出現了許多年輕的導演,而且越來越多的觀眾看本土電影。台灣過去有些很好的“老師傅”,我想,過些年,有些出色的年輕導演可以發展出來。

記者:您對台灣影片的發展有何期待?
陳駿霖導演:
我很相信(台灣的發展)。每年,我都看幾部第一部片或第二部片的作品,都覺着想看他們的下一部片。

記者:您覺得台灣影片進入國際市場是否還有些不足之處?
陳駿霖導演:
我想是故事(題材)的問題。以前台灣的影片的題材有些距離,很難知道,國外的人將受什麼方面的吸引。我想,最基本的是立足本土,從台灣觀眾開始,先把他們抓進戲院。

記者:您提到選材問題,您的意思是否是認為台灣不少影片選材過於本土化,而非國際化?
陳駿霖導演:
不是,不是國際化和本土化的問題。有些題材個人一些,它表現的事務或許就少一些。

記者:那麼,台灣的影片還是應該首先面對本土,是嗎?
陳駿霖導演:
對。能吸引台灣觀眾,就能吸引國際觀眾。台灣觀眾的口味很廣,歐美的影片看地很多,那麼,他們喜歡的電影應該國際的觀眾也會喜歡。

3月10日開始的多維爾電影節明天周日即將落幕。華語影片能否載譽而歸,我們將與您一起共同關注。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